看灯、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中国节的呈现形式之丰自不待言。而在内涵层面,中国节承载着神话、传说、天文、地理、术数、历法、等等众多人文与自然的内容。因此,它无疑是一种值得研究的文化遗产。而除此之外,通过审视和观察,我们也可以发现中国人过中国节,本身也是一种文化景观。它可能会勾起你的乡愁,可能让你心归宁静,甚者会对你的人生观产生纠偏效用。所以,从多重视角来看,中国节是一种美,具备很强的观赏性。
然而,任何一种美都离不开善于发现的眼睛,否则美就可能会被埋没。由国家网信办指导,光明网与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联合开展的“网络中国节”活动就给人们品味中国节提供了方便而多元的视角。因为在节日期间,人们可以登陆PC端主页面、手机端页面参与活动,可以随时随地了解节日知识,体味中华传统文化。在这样一种“互联网+”思维之下,中国节的魅力会在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交融传播。中国节的文化种子会扎在神州沃土上生根发芽,它的魅力因子会散布在有中国人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诚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已经让中国社会更加多元。诸如“圣诞节”“情人节”等舶来节也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年轻人中,洋节甚至看似挺走俏。比如,我们时常就可以看到,在圣诞节,年轻人间会互送礼物,致使商家赚得盆满钵满。但在笔者看来,这些舶来节的内涵却并未在中国大地生根,国人过这些洋节时的态度更多时候是走形式,它像一种送礼节和商家促销节。而像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它们在国人的心中依然不可替代。只要稍加点击每个国人身上的文脉,这些中国节就会在国人内心中肃然起敬。如此,我们才能见到“世界再大,也要回家”的春节共鸣,才能见到人们怀着朝圣般的心情,只为短短几天的亲情相聚。而这也说明了所谓的中国人“文化恐慌症”经不起推敲。我们需要做的是让我们的下一代能够在春风化雨的氛围中接触前人的留下的遗产。
而今,人们的日子殷实了,对于国人而言,每次过节,吃什么或者怎么吃早已经不太重要。重要的是以怎样的姿态去接触中国节的内涵。清明节的雨,元宵节的雪,重阳节的风,中秋节的月,这是中国节的初印象。而清明节的诗,元宵节的灯笼,重阳节的祭,中秋节的团圆,则是中国节的红烙印。让传统文化在节日里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不断相遇,也正是我们相关部门应做的份内之事。故而,这样用文化礼赞中国节的网络过节方式显然多多益善。
众所周知,很多很多的时间,才能形成一点点历史;很多很多的历史,才能产生一点点文化;很多很多的文化,才能培养一点点传统;很多很多的传统才能造就一个国度的特有文明。我们显然应该守护传承我们特有的文化景观。每一个网络中过节的落幕并不意味着文化传承活动的结束。落幕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们站在今天的位置,打量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廊,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视角,但呵护全民的文化坐标,却是我们的共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