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新闻
江苏:创新方法增强公务员考核科学性
http://www.jsgwy.org 2010-08-10 来源:江苏公务员网
近年来,江苏省公务员局不断创新考核方法,完善考核机制,扩大考核的民主参与,增强考核针对性,使公务员考核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有力地促进了全省公务员队伍建设。
长期以来,江苏省一直着眼于科学评价,不断创新考核方法。各市根据公务员不同岗位的特点,积极探索开门考核、开门评价的办法,扩大民主参与。连云港市在对乡镇、县级机关部门公务员进行考核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风监督员、服务对象、基层干部群众等社会各界参与,组织考核评议团对乡镇公务员进行年度考核评议。评议团在乡镇公务员述职基础上,当场可对述职公务员提问评议,述职人现场答复,接受服务对象和群众代表的直接评判。南京、镇江等市注重畅通考核的民主渠道,建立了公务员行政效能投诉制度,公务员随时接受服务对象和社会对其履行职责行为成效等方面的质疑、评判和监督,凡是公务员被投诉并经调查核实情节严重的,其年度考核结果直接确定为基本称职或不称职。
在考核工作中积极改进和完善量化测评,江苏省力求使测评结果客观准确地反映被考核人的德才素质和现实表现。2004年印发了《机关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基本称职和不称职等次确定的基本标准》,对一般确定为基本称职等次的14种情况和一般确定为不称职等次的21种情况进行了明确规定,提高了各地、各部门在公务员年度考核基本称职和不称职等次确定时标准掌握的可操作性。省农业资源开发局将能、勤、绩三个方面的内容,细化为工作的责任性、主动性、开拓性、贡献性、协调性5个参考要素,对每个要素进行分值量化,分别按照四个等次赋予相应分值,进行量化评价,提高了考核工作的可操作性。
江苏省还注意将公务员考核与部门目标管理考核、政府绩效考核、争先创优活动等结合起来,对公务员进行综合考核评价。在考核内容上,既考核职能目标,也考核重点任务;既考核工作效率,也考核工作质量;既考核工作成果,也考核主观努力程度;在考核方法上,既进行纵向比较,也进行横向比较,力求对公务员作出全面准确客观的评价。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等单位将公务员考核与“文明单位”、“文明处室”、“好班子”评比结合起来,把处室的评优与处室领导的个人考核结合起来,处室评优结果作为处室领导年度考核确定等次的重要依据,未评上优秀文明处室的,处室领导不能定为优秀等次。
江苏省结合岗位特点,建立完善考核指标体系。按照分级、分类的原则,以体现工作实绩为主要内容,探索建立可操作性强、可评价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层级机关、不同职务层次公务员的特点,分级分类设置考核指标,强化考核的针对性。如常州市充分考虑公务员的不同层次和类别,对于中层领导除了考核一般工作人员应具备的职业要求以外,还重点考核其思想水平、领导艺术、统筹协调能力、工作方法、以身作则和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等情况。重点考核公务员工作实绩,发挥考核导向性作用。镇江丹阳市领导干部工作实绩指标占总考核指标的75%,其中领导班子实绩占25%,个人分管工作实绩占50%,并进行工作实绩季度督查、半年讲评、年终评比。
坚持平时考核、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考核结果使用等是考核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江苏省公务员局在这些方面积极探索,力求突破。针对各地各部门容易存在的“重年度考核、轻平时考核”的问题,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公务员平时考核的意见》,明确提出年初制订计划、平时工作记实、季度领导评鉴、年底汇总终评的考核办法,并定期组织横向之间的学习交流,及时推广平时考核工作的先进做法和经验,努力推进平时考核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各地各部门也结合实际,在改进平时考核办法,完善平时考核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在考核中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利用局域网、电子政务平台等,实行网上制订个人工作计划、确定考核指标、平时工作记实、评鉴、述职、公示和测评等考核办法,不断提高考核工作的科学化、信息化水平。组织有关专家和实际工作者,开发完成了“江苏省公务员考核管理系统”。在省发改委、省经贸委、省监狱管理局等单位和常州、无锡、连云港等市积极开展“江苏省公务员考核管理系统”应用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06年该系统获全国人事人才科研成果二等奖。
江苏省积极探索加大考核结果使用力度,拓宽考核结果使用渠道的方法,发挥考核结果在公务员任用、培训、奖励等管理环节的基础性作用。目前,除按国家有关公务员考核称职以上等次人员工资晋升,考核优秀等次人员记功、嘉奖,两年不称职人员辞退等规定严格执行外,江苏省基本建立了评先表彰与考核结果挂钩和优秀等次人员健康疗养制度,明确规定表彰奖励推荐对象近四年年度考核必须称职以上且至少有一次为优秀等次。全省大部分机关实行了连续两年获优秀等次可破格参与竞争上岗,许多地区实行优秀等次人员优先提供培训、学习、深造机会,优秀等次人员优先考虑任用,以及基本称职和不称职人员离岗培训、末位待岗等制度。还有一些地区积极探索考核结果与绩效奖挂钩发放办法,平时绩效奖按平时考核结果发放,年度绩效奖按年度考核结果发放。
长期以来,江苏省一直着眼于科学评价,不断创新考核方法。各市根据公务员不同岗位的特点,积极探索开门考核、开门评价的办法,扩大民主参与。连云港市在对乡镇、县级机关部门公务员进行考核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风监督员、服务对象、基层干部群众等社会各界参与,组织考核评议团对乡镇公务员进行年度考核评议。评议团在乡镇公务员述职基础上,当场可对述职公务员提问评议,述职人现场答复,接受服务对象和群众代表的直接评判。南京、镇江等市注重畅通考核的民主渠道,建立了公务员行政效能投诉制度,公务员随时接受服务对象和社会对其履行职责行为成效等方面的质疑、评判和监督,凡是公务员被投诉并经调查核实情节严重的,其年度考核结果直接确定为基本称职或不称职。
在考核工作中积极改进和完善量化测评,江苏省力求使测评结果客观准确地反映被考核人的德才素质和现实表现。2004年印发了《机关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基本称职和不称职等次确定的基本标准》,对一般确定为基本称职等次的14种情况和一般确定为不称职等次的21种情况进行了明确规定,提高了各地、各部门在公务员年度考核基本称职和不称职等次确定时标准掌握的可操作性。省农业资源开发局将能、勤、绩三个方面的内容,细化为工作的责任性、主动性、开拓性、贡献性、协调性5个参考要素,对每个要素进行分值量化,分别按照四个等次赋予相应分值,进行量化评价,提高了考核工作的可操作性。
江苏省还注意将公务员考核与部门目标管理考核、政府绩效考核、争先创优活动等结合起来,对公务员进行综合考核评价。在考核内容上,既考核职能目标,也考核重点任务;既考核工作效率,也考核工作质量;既考核工作成果,也考核主观努力程度;在考核方法上,既进行纵向比较,也进行横向比较,力求对公务员作出全面准确客观的评价。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等单位将公务员考核与“文明单位”、“文明处室”、“好班子”评比结合起来,把处室的评优与处室领导的个人考核结合起来,处室评优结果作为处室领导年度考核确定等次的重要依据,未评上优秀文明处室的,处室领导不能定为优秀等次。
江苏省结合岗位特点,建立完善考核指标体系。按照分级、分类的原则,以体现工作实绩为主要内容,探索建立可操作性强、可评价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层级机关、不同职务层次公务员的特点,分级分类设置考核指标,强化考核的针对性。如常州市充分考虑公务员的不同层次和类别,对于中层领导除了考核一般工作人员应具备的职业要求以外,还重点考核其思想水平、领导艺术、统筹协调能力、工作方法、以身作则和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等情况。重点考核公务员工作实绩,发挥考核导向性作用。镇江丹阳市领导干部工作实绩指标占总考核指标的75%,其中领导班子实绩占25%,个人分管工作实绩占50%,并进行工作实绩季度督查、半年讲评、年终评比。
坚持平时考核、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考核结果使用等是考核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江苏省公务员局在这些方面积极探索,力求突破。针对各地各部门容易存在的“重年度考核、轻平时考核”的问题,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公务员平时考核的意见》,明确提出年初制订计划、平时工作记实、季度领导评鉴、年底汇总终评的考核办法,并定期组织横向之间的学习交流,及时推广平时考核工作的先进做法和经验,努力推进平时考核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各地各部门也结合实际,在改进平时考核办法,完善平时考核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在考核中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利用局域网、电子政务平台等,实行网上制订个人工作计划、确定考核指标、平时工作记实、评鉴、述职、公示和测评等考核办法,不断提高考核工作的科学化、信息化水平。组织有关专家和实际工作者,开发完成了“江苏省公务员考核管理系统”。在省发改委、省经贸委、省监狱管理局等单位和常州、无锡、连云港等市积极开展“江苏省公务员考核管理系统”应用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06年该系统获全国人事人才科研成果二等奖。
江苏省积极探索加大考核结果使用力度,拓宽考核结果使用渠道的方法,发挥考核结果在公务员任用、培训、奖励等管理环节的基础性作用。目前,除按国家有关公务员考核称职以上等次人员工资晋升,考核优秀等次人员记功、嘉奖,两年不称职人员辞退等规定严格执行外,江苏省基本建立了评先表彰与考核结果挂钩和优秀等次人员健康疗养制度,明确规定表彰奖励推荐对象近四年年度考核必须称职以上且至少有一次为优秀等次。全省大部分机关实行了连续两年获优秀等次可破格参与竞争上岗,许多地区实行优秀等次人员优先提供培训、学习、深造机会,优秀等次人员优先考虑任用,以及基本称职和不称职人员离岗培训、末位待岗等制度。还有一些地区积极探索考核结果与绩效奖挂钩发放办法,平时绩效奖按平时考核结果发放,年度绩效奖按年度考核结果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