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宿迁市宿豫区共迎来46名到村任职大学生,为了营造干事创业、栓心留人的浓郁氛围,该区创新机制、四措并举,力促新任大学生村官到村工作“软着陆”。
一是召开一次赴村任职欢迎会。7月29日上午全市大学生村官工作“双十佳”表彰会暨2010年大学生村官岗前培训开班典礼结束后,当天下午,宿豫区即召开了2010年到村任职大学生、苏北计划志愿者欢迎会。区领导曹秀明、张晓伟、叶盛旺、王占军、光华出席欢迎会,会上,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反映宿豫区大学生村官工作的专题片《青春放歌新农村》;光华宣读了2010年赴宿豫区农村任职大学生的安排方案;皂河镇党委、曹集乡快乐社区居委会代表接收单位分别作了发言,2007年大学生村官代表和2010年新选聘大学生村官代表各自作了经验介绍和表态发言。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曹秀明作重要讲话,他首先代表区委、区政府、区人大、区政协,对46名大学生村官、3名市委组织部选调生和22名苏北计划志愿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他们即将走进农村、走向基层,开启人生新的征程致以美好的祝愿。在简要介绍了宿豫区情会后,曹秀明向大学生村官们提出了四点期望和要求:一要尽快熟悉情况,迅速融入当地进入角色。二要坚持加强学习,适应农村面广量大工作要求。三要注重实践锻炼,增长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本领。四要严格自我要求,树立新时期村官的良好形象。欢迎会结束后,宿豫区还专门举行了招待晚宴,出席会议的区领导、各乡镇组织委员与大学生村官们共进晚餐,让大学生村官们切实感受到家的温暖。
二是办好一个岗前培训班。针对新选聘大学生村官的特点和要求,宿豫区精心准备,为他们量身订做了培训课程,既有宏观的理论政策讲解,又有具体的农村工作指导。在培训内容上,从职业生涯规划、区情镇情、“三农”政策、农村工作、创业技能等方面进行集中授课,使他们初步熟悉农情农经和掌握农村工作方式方法,到村任职后不讲外行话,不办外行事,又快又好地融入农村环境。在培训方式上,坚持现场讲授与观看录像相结合、课堂授课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灌输式学习与互动交流相结合。大学生村官们在集中听课之余,还现场观摩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和大学生村官创业园情况。使他们既看到了宿豫的蓬勃发展态势,又感受到了农村的巨大潜力,激发他们坚定在广阔的农村天地施展才华的信心。
三是进行关爱帮扶活动。在生活待遇上,各乡镇继续按照“十个一”标准提供办公、学习和生活条件,全面落实工资待遇,为大学生村官办理交通、养老等四种保险,统一缴纳住房公积金,对符合条件的大学生村官给予助学贷款财政代偿等政策,让大学生村官生活安心、工作舒心。为了让大学生村官工作生活“软着陆”,宿豫区建立区、乡、村三级“引、传、帮、带”制度,开展谈心谈话,从思想上“引”、从经验上“传”、从工作上“帮”、从实践上“带”,使他们缩短成长周期,尽快转换工作角色,适应农村工作,融入农村工作、融入农民群众。同时,各乡镇分别召开欢迎仪式、招待宴会,让新到村任职大学生消除环境陌生感、找到群体归属感、增强工作责任感。
四是开展一次村官联谊会。7月30日晚上,岗前培训班结束当晚,宿豫区组织了全体新老大学生村官进行大联欢,为新老大学生村官搭建桥梁,全区2007年5月以来先后选聘到村任职的132名新老大学生村官欢聚一堂,一个个优美的舞蹈、一曲曲激扬的歌曲、一组组轻松的游戏,让新老大学生村官们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中进行相互沟通,共叙情谊,增进了解,“当兄弟姐妹来相处”,让新选聘的大学生村官快速融入了大学生村官群体,找到了归属,增强了宿豫大学生村官群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