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考试要求平均每道题的作答时间是50秒左右,正向没有办法求解的时候,代入排除法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然而,排除法也不是万能的,滥用排除法有时也会让我们得不偿失。
一、先做一些题目,看看排除法被滥用是什么体验
下面,笔者就与各位考生一起来看一看有哪些题滥用了排除法,导致选错了答案。
【例1】
其次是发明阶段。这一阶段在人类文化当中相当有名。此一阶段时间比较短,从某些方面来看,这就像_________________。在这个阶段当中,发明家们把科学技术、好奇心与决心结合起来,通常再加上一定的表演技巧,将各种方法以新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给生活带来一种全新的技术。
填入文中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
A.怀胎数月最终分娩的过程一样
B.流星划过夜空那样璀璨而耀眼
C.人类当年在月球上迈出第一步
D.人类文明酝酿以及发展的过程
【考生滥用排除法导致错选】
这道语句填空题出现在文章阅读中,有考生这么想:这道题应该比较简单,一是因为很好定位,找到横线所在的那一段内容即可,二是不用看完整篇文章,就在这短短的一段话中去找答案就好了。
“这就像____________”,明显就指出了答案的方位,所填的句子应对应前文“时间比较短”。扫过四个选项,A项‘怀胎数月’表示怀孕,时间肯定长,排除!B项‘流星’转瞬即逝,正好对应,勾选。C、D两项都没有体现时间短,排除。于是该考生选了B项。
【老师分析】
该考生选错了!本题正确答案不是B,而恰恰是被考生排除掉的A项。
注意,A项强调的内容在后面——“最终分娩过程”,表明怀胎时间虽长,但分娩的时间短,孕育出新的生命,符合发明阶段的特点,当选。
B项,强调的是流星的“璀璨”“耀眼”,而不是时间短,应该排除。
【教训总结】
滥用排除法,一上来就把正确答案排除了,教训!
【例2】
斜杠青年:指不满足于从事单一职业,追求拥有多重职业身份及多元生活方式的年轻人。他们在自我介绍时往往喜欢用斜杠来区分自己的不同身份,如:张三,金牌律师/企划师/专栏作家。
下列属于斜杠青年的是( )
A.最近两三年,八零后导演黄某某先后出演了10多次男配角,去年在一个著名的国际电影节上斩获了最佳男配角奖
B.小丁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后,任职于国内一所著名高校,因科研成就突出,被破格聘为教授,并入选省“双百”人才计划
C.某公司程序员小陈爱好广泛,性格温和,人际关系融洽,节假日常邀上三五个好友一起登山、打球、游泳
D.李总做过保安,送过快递,当过安装工,开过小杂货店,他经常自豪地向员工讲述自己30多年来丰富的职业经历
【考生滥用排除法导致错选】
定义判断主要是根据题干信息要点去排除选项。这一题许多考生浏览完四个选项,看到最后D项“李总做过保安,送过快递,当过安装工”,体现了李总不满足从事一种职业,追求多种职业身份及多元生活,符合定义,所以选D。其余三项都没体现多种职业,都排除!
【老师分析】
上面的考生选错了!本题正确答案不是D,而是被考生排除掉的A项。
D项的这些身份和经验都是过往的经验,并不是在任当下工作之外所具有的的其他身份,而且李总已经不是年轻人了。
A项体现了黄某在同一时间所扮演的导演和演员两种不同的身份和职业,完美契合定义,当选。
【教训总结】
滥用排除法,把正确答案排除了,把错误的留下来了,教训!
【例3】
今天,人们往往以为老虎一直都生活在山上,并不知道它们从平原退出的历史。唐宋时期,随着经济文化中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华南虎彻底退出平原地区。之后出现的“调虎离山”“放虎归山”“坐山观虎斗”等成语,表明当时人们已经误认为老虎是山地物种,并不知道老虎是因为人类活动的侵犯而“被逼上山”的。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
A.描述老虎随人类活动退向山区的历史
B.澄清人们对老虎生活区域的认识误区
C.说明了老虎“被逼上山”的时代背景
D.分析人类活动对老虎生存环境的影响
【考生滥用排除法导致错选】
很多考生认为,文段开头就指出人们对老虎生存区域的认识存在误区,然后再通过对老虎退出平原历史的介绍以及从侧面说明老虎退居山区源于人类活动,澄清了人们对老虎生活区域的认识误区。正好对应B项,所以选B。其余选项都不对应,排除。
【老师分析】
这些考生又错了!本题正确答案不是B,而是A项。
文段后面又描述了老虎退出平原地区的历史背景,最后从侧面强调老虎退居山区源于人类活动,A项才最符合文意,当选。而B项认识误区仅是其中片面的一部分,排除。
【教训总结】
又是一味使用排除法,不去从正面分析题干考点和选项,导致做错题,教训!
【例4】
某浇水装置可根据天气阴晴调节浇水量,晴天浇水量为阴雨天的2.5倍。灌满该装置的水箱后,在连续晴天的情况下可为植物自动浇水18天。小李6月1日0:00灌满水箱后,7月1日0:00正好用完。问6月有多少个阴雨天( )
A.10
B.16
C.18
D.20
【考生滥用排除法导致错选】
许多考生通过代入排除的方式,A项,当6月有10个阴雨天时,晴天有20个。若阴雨天浇水量为1,晴天为2.5,则6月份总浇水量为10×1+20×2.5=60。又因为连续晴天可自动浇水18天,理论上浇水装置的容量为18×2.5=45。两个数字不等,排除。同理将余下的3个数字一一代入,最终算出20符合题意。于是这些考生选D项。
【老师分析】
这些考生这次倒是没有选错,本题正确答案是D项。但是,本题使用排除法,虽然能选出正确答案,但是却很繁琐,浪费了很多时间。
最优解法为:
假设晴天浇水量为5,阴雨天浇水量为2,则可得水箱总容量为5×18=90。已知6月整月共有30天,设阴雨天数为a,晴天数为(30-a),则5(30-a)+2a=90,解得a=20天。
【教训总结】
看来即便能用排除法,也不见得排除法一定更快更省时间,说不定比正向解题更麻烦。
二、不要总是依赖排除法,请你在适当的时候使用它
排除法并不是万能的,必须时刻注意排除法的合理使用。
一般来说,当我们遇到具备以下特征的题目:
1、题干较长,信息量大,如文章阅读、片段阅读;
2、试题的思考过程复杂或难以突破,如逻辑推理;
3、题干有多个提示信息,如定义判断。此时排除法就是首选、
同时综合使用如下技巧更可游刃有余:
(1)排谬法。即如果选项中有些选项本身说法就是错误的,则可直接排除,然后在剩余的本身说法正确的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
(2)排异法。即选项本身的表述是正确的,但不符合题意或与题干(关键词)无关,则可排除。
(3)排重法。即选项中若有某几个选项意义重复,是同一含义的不同表述,则可同时排除(只适用于单选题)。
当然,还有一点大家需要谨记,就是灵活使用排除法。如遇迷惑性较大的题目,应该将四个选项全部看完,对比得出最佳答案,以保万无一失。
首发于国家公务员考试网(www.chinagwy.org),转载需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