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案例来源于聊城晚报,是一个真实案例,大家可以看看汲取经验教训。
8月10日晚,市民邢女士查询银行账户发现,六千多元的退款已经打到账户上。为了讨要报名费退款,李女士可谓一波三折。
今年年初,邢女士的女儿花19800报考了城区一公考培训班的协议班,因为临考前摔伤未能参加考试。在按照协议退款时,邢女士傻了眼,根据协议,因为自身原因失去笔试资格,只能获得已交款减去已培训课时费后剩余的钱数。根据培训机构出示的算法,邢女士只能得到三千多元的退款。
因病误考 近两万培训费只退三千多?
邢女士向记者展示了女儿报名协议班的合同书、两张听课证、退费申请表等资料。
根据合同显示和邢女士介绍,她女儿小嘉今年一月份报考了这家公考培训机构的“全程协议A班”,费用为19800元,根据合同中的笔试退费约定,若学员未能取得面试资格(即未通过笔试),将获得1万元的退费。未曾想到,小嘉在即将参加笔试考试时,不慎跌伤,无法参加笔试考试。
在申请退费时,小嘉的母亲邢女士被告知,因小嘉个人因素导致未能参加笔试,培训机构只能根据学时退费。也就是19800-35元/课时*已培训课时(每课时45分钟,不包含休息时间)。根据培训班提供的小嘉的上课记录,邢女士只能得到三千多元的退款。
“当时怪我们比较大意,没看清合同中的条款,不然,女儿去考场哪怕做一道题也能退回一万块钱了。”邢女士说。
一波两折 退款增加到六千多
对培训机构提供的学时计算方法,邢女士提出了质疑。
在邢女士的陪同下,聊城晚报记者来到该培训机构进行了解。该机构咨询员向记者出示了系统中所存档的小嘉的上课记录。根据存档资料显示和咨询员介绍,小嘉今年年初报名该机构“全程协议A班”,优惠后19800,该班共分三个阶段,根据该咨询员的算法,小嘉只能得到三千多元的退款。
邢女士告诉记者,小嘉有前两个阶段的听课证,没有第三个阶段的听课证,因为女儿没上第三个阶段的课。但对方却把第三个阶段的课时计算进去了。另外,邢女士指出,培训班在计算休息时间也比较随意,没有明确指出学生的休息时长,给退款计算带来障碍。
经过协调,培训班去除了第三个阶段的课时,按照上午下午各休息15分钟,去除了相应课时。
最终邢女士共收到六千多元退款。邢女士表示,因为没看清合同,她吃了比较大的亏,但在计算学时上,对方能够积极面对沟通,她对处理结果比较满意。
对于刑女士遇到的类似问题,市法律援助中心行申部副主任许尚俊介绍,在签订合同时,双方一定要明确合同内容,对于“已培训课时”双方都应提供相应证明,尤其是培训机构应该对培训时间、休息时间等作出明确说明,避免遇到纠纷时,拿不出相应证据。
针对以上案例,山东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sdgwy.org/)也随机采访了一些考生,部分考生认为线下培训不靠谱,表现为以下几点:
1.有些培训班打着名师的授课的幌子吸引考生,但安排给考生上课的老师却不是真正的名师,其实理由不难理解,真正的名师哪有那么多的时间去赶一个又一个的培训班?
2.一对一教学太贵,大班教学没质量。线下培训班的价格贵是众所周知的,不少工薪阶层的考生只能选择人数较多的大班,但是一个大班有多大50个人甚至更多,培训效果可想而知了。
3.时间不凑巧,无法参加培训班。对于还在职或有其他安排的考生来说,要连续几天的培训时间上很难安排,甚至有考生为了参加培训,推迟了自己的婚礼,这样的代价是否值得?
那么针对以上情况,考生如何选择复习备考方式呢,在采访中,有不少考生向我们推荐了现在很火热的线上培训,相对于传统的线下培训,线上课程也是有很多好处的。
1.时间自由,不影响工作学习,自主安排学习进度;
2.方便,在家也能看,避免路途和食宿开支;
3.反复观看;
4.有充分的理解思考时间;
5.名师授课,质量有保证。
在跟考生的接触中,有几位考生特别向我们提到了“学宝云课堂”,名师点拨式的授课方式,让考生很快能了解笔试,掌握笔试考点。为此我们电话采访了“学宝云课堂”的授课老师,老师告诉我们:“笔试要获得高分,关键就是会灵活运用知识点”,如行测中有些数学计算的考点难度较大,有些考生难理解,在线下培训中老师可能会一笔带过,但考生听完一遍后还是不能理解,而线上培训考生就可以反复查看,直到熟练掌握。
希望考生在追寻自己成“公”梦想的同时,也要保持理性,不要盲目跟风,选择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