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公务员考试资料网站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时政  >> 重要新闻   
重要新闻
江苏省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今日开幕
http://www.jsgwy.org       2010-01-25      来源:江苏公务员网
【字体: 】              

    江苏省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今日开幕,将听取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讲话,听取省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报告,并将表彰一批优秀提案、优秀视察报告(社情民意信息)。昨日来自全省各地的政协委员前往各个驻地报到。大会提案工作组已收到200多份提案,其中,不少委员关注到垃圾分类问题。

    动态

    会期缩短,政协委员网上晒提案

    “今年会期缩短了,简报也减少了。”几位政协委员在报到后议论道。一位从事会议工作多年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相比于往年,这次政协会议的会期缩短了,由往年的5天改为了4天,会议将于28日结束。记者翻看了日程,这次政协大会取消了联组讨论。“往年各个小组的简报也取消了。”工作人员说,往年每个界别小组都会出自己小组的讨论简报,今年则由大会出统一的简报,把几个小组的讨论情况写在一份简报上,把共同关注的问题集中在一份简报。

    “我的提案啊,早就上网了。”在采访中,刚到宾馆的政协委员不约而同地冒出这句话。记者了解到,会议开幕前,政协提案组的工作人员把已收到的200多份提案发到了网上。市民只要点击江苏省政协网站,就能查询到各个委员今年带来了那些提案。采访中,网上晒提案的做法得到了政协委员的一致欢迎:“网上公布提案,也可以让群众了解政协委员的履职情况,有利于提高政协委员的提案质量。”

    关注垃圾分类,委员观点不谋而合

    “哈哈,那我们不谋而合了。”昨日,政协委员、江苏省住建厅副厅长宋亚如在介绍自己今年的提案内容时,听说另一名来自南京市工商联的于常洁委员,今年关注的提案也是垃圾分类,随即大笑起来,“大家都关注,那说明这件事情有希望了。”

    “本来我们九三学社江苏省委,也将垃圾分类作为省委的集体提案。”九三学社江苏省委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垃圾分类也是九三学社江苏省委的关注重点,后来看到有太多人都在呼吁垃圾分类,他们最后就以个人名义做了提案,取消了集体提案内容。

    在昨日的采访中,记者发现垃圾分类俨然成为本届省政协会议的热点话题。众多委员和民主党派都在呼吁,对城市生活垃圾作分类处理。宋亚如委员和于常洁委员还建议对垃圾分类进行立法,生活垃圾不分类就出门,被查到就将罚款;民革江苏省委建议运用市场手段促使垃圾分类,为市民提供免费的垃圾袋。

    现状

    保洁员10年来没见过垃圾分类

    现在城市垃圾分类到底做得怎么样?来自安徽濉溪县的朱红昌对此最有发言权。朱红昌2000年从安徽老家来南京工作,一直在挹江门街道做保洁员,从他手上经过的垃圾已能堆成一座山。

    记者采访时,朱红昌正骑着一辆垃圾运送车,从石油大厦旁边的垃圾中转站出来。他指着垃圾中转站说,所有的垃圾都被送到那里,然后被统一压缩打包运走。他在街道做了10年保洁,从来没听说要进行垃圾分类。

    朱红昌的观念中垃圾只分为可以卖钱的和不可以卖钱的两种,可以卖钱的垃圾是纸盒子、报纸、饮料罐、玻璃瓶等。所有的垃圾经过能卖钱和不能卖钱甄别后,统一被运送到垃圾中转站,压缩成方块,再被统一运送到垃圾焚烧厂或填埋场。

    建议

    为垃圾分类立法,强行实施

    “香蕉皮属于可回收的垃圾还是不可回收的垃圾?”记者的这个问题“考倒”了几个政协委员,只有宋亚如委员给出了正确回答:香蕉皮属于不可回收的垃圾。宋亚如表示,垃圾分类概念现在仍不够普及,需要政府运用行政力量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此外,还需为垃圾分类立法,将垃圾分类强行纳入实施轨道。

    “多增加一个垃圾袋,不过几分钱。如果不进行垃圾分类,那就罚20块钱。”宋亚如表示,垃圾分类已经成为欧美等国家的日常规范之一,几乎等同于过马路必须看红绿灯。我国对于垃圾分类的执行,已晚了很多年,现在如果不强行规范实施就更加来不及了。

    对于给垃圾分类立法的建议,于常洁委员也深表赞成。于常洁表示,现在大多数城市已面临“垃圾围城”的尴尬局面。以南京为例,目前日均产出生活垃圾4500吨。这些垃圾不仅污染生活环境,在垃圾的清扫、运输、中转、填埋、焚烧过程中还花费了巨大的资金,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每个人在成为垃圾制造者的同时,也成为了垃圾的受害者。

    用市场手段引导生活垃圾分类

    民革江苏省委在提案中表示,以前,由于物资匮乏,垃圾分类回收可带来经济效益,因此城市垃圾分类做得反而比现在好。建议现在利用市场手段,引导居民实施垃圾分类。

    民革江苏省委在提案中表示,生活垃圾中至少有30%-40%可回收利用,可充分利用垃圾袋的广告效益,通过在垃圾袋上打广告的办法获得收益,换取垃圾袋免费发给市民分装垃圾。

    据测算,如按100万户家庭的大城市,每天每户3个分装袋计算:如把每天300万个垃圾分装袋变成300万个广告点(每家3个不同色的袋)、600万个广告面(每个口袋两面不同广告),每个广告点有至少6个受众,总共1800万受众、3600万视点,以12万个视点(1万个分装袋)为一个广告单位,每天可做广告300个,以每个广告收费2万元,可收入600万元,分摊到300万个分装袋上,每个分装袋的广告销售收入为2元。不仅足以支付垃圾分装袋的制造成本,还可解决一部分垃圾袋分发、上门收集等费用以及部分职工的就业。

    于常洁委员表示,免费垃圾袋的供给,应有所区别。对于那些实施家庭垃圾分装的居民,才提供免费的垃圾袋,以激励更多的居民实施垃圾分类分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