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
2013山东公务员逻辑判断习题精解(34)
http://www.sdgwy.org 2013-04-08 来源:山东公务员考试网
1、为保护凤凰山上红枫林免受山顶季节性狂风的肆虐而不被刮倒,凤凰山国家风景管理局在山顶上设置了巨大的防风屏障。这些屏障的建立虽然挡住了狂风的侵袭,但就风景的整体性而言,有两个副作用,一是近乎将红枫林圈围起来了,二是红枫林山顶在狂风季节的“风”景,也因此屏障而大为逊色,另外也使本来就不太大的山顶显得更狭小了。
上述信息最支持的一项论断是( )。
A.通过建筑防风屏障来保护红枫林,从长远来看,其作用可能是适得其反的
B.由于季风的猛烈程度不断加深,必须在红枫林周围建立起更多更有效的防风屏障
C.为人类留下宝贵的红枫林资源,应该是红枫林风景管理的首要目标
D.防风屏障永远不被风暴破坏,也不需要昂贵的维修和更新
2、某市某繁华街道“十字路口可见度改善工程”竣工使用后,有关它对交通事故预防效果的两份调查报告出台了。
第一份报告的结论是:此项工程改善了此十字路口的通风度,从而大大减少了那里的交通事故的发生。
第二份报告的结论是:此项工程完工后,每周交通事故增加了而不是减少了,因此,此项工程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几率。
以下对于评价第二份报告的论述最有用的选项是( )。
A.工程完工后,在十字路口处值勤的交警员平均值勤时间是多少
B.工程竣工使用后,作为该市最为繁忙的十字路口之一,车流量的改变情况如何
C.邻近城镇在改善危险路段可见度方面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
D.工程完工后,该十字路口是否会不便于行人通行
3、已知法学专业2010级3班有36人,假定下列四种说法有两个为真,其余为假:
(1)并非法学专业2010级3班所有同学都去过庐山。
(2)法学专业2010级级3班王芳和李娜都去过庐山。
(3)只有法学专业2010级3班有人去过庐山,才能说该班张斐既去过庐山,也去过三清山。
(4)并非法学专业2010级3班没有同学去过庐山。
依据上述假定及其给定条件,下列判断为真的选项是( )。
A.该班至少有三个同学去过庐山
B.王芳没有去过庐山,但是李娜去过
C.张斐和李娜去过庐山
D.王芳、李娜、张斐都没有去过庐山
4、王教授是某大学人气极旺的教师,他非常喜欢微博,自然对喜欢开微博的人也很欣赏。他的一位学生粉丝认为,不开微博者没有资格来听王老师的课,于是自作主张,就在王教授上课的教室门口竖起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不开微博者不得入内”。牌子竖起后,就来了一位想听课的学生小芳,据查她确实是个“微博控”。
如果牌子上的话得到准确理解和执行,那么正确的选项是( )。
A.小芳可能不会被允许听课
B.王教授一定不会允许小芳听课
C.王教授的那位粉丝学生不可能会允许小芳听课
D.小芳一定会被允许听课
5、指出下列推理中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些人既喜欢吃牛肉,也喜欢吃鱼片,王佳喜欢吃牛肉,所以她也喜欢吃鱼片
B.大量抽烟会导致肺癌,朱某不抽烟,所以朱某不会得肺癌
C.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以,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
D.艺术没有阶级性,艺术是一种社会现象,所以,社会现象都是没有阶级性的
山东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sdgwy.org/)答案与解析 题目或解析有误,我要纠错。
1.A。B项中的“必须”和D项中的“永远不被”都过于绝对,首先排除。对比A项和C项,文中主要指出了防风屏障的一个正面作用和两个负面作用,所以重点是谈其负面作用,即A项所言:防风屏障的“作用可能是适得其反的”。本题适用“优先可能原则”。故选A项。
2.B。第二份指出交通事故增加了,那么要知道交通事故率有没有增加,还需知道车流量的变化,因此要评价第二份报告,最有用的选项应当是车流量的改变情况如何,即B项所述。故选B。
3.D。(3)可翻译成如果张斐既去过庐山,又去过三清山,就能推出2010级3班有人去过庐山,若(3)为假,则矛盾,故(3)为真。而(1)有人没去过和(4)有人去过必有一真,知(2)假,即有人没去过庐山,则有(1)(3)真,(2)(4)假,由(4)假可知都没去过庐山,答案选D。
4.A。将“不开微博者不得入内”翻译为逻辑语言如下:入内一开微博。已知小芳是个微博控,只是肯定了后件,无法得出确定结论,即小芳被允许进入和不被允许进入都是有可能的。所以选A。
5.C。A项王佳不一定属于“有些人”,所以A不正确;B项将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否定前件的同时否定后件,推理错误;D项由特殊推出一般,也是错误的推理。而C项从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推出有的国家是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推理正确。故选C。
免费学习资源(关注可获取最新开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