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答题水平,山东公务员考试网(www.sdgwy.org)特别推荐申论热点之“网络谣言该如何有效治理?”,希望考生阅读本文,对申论热点的把握有一定的帮助。
【背景链接】
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类网络谣言侵扰,来看看身边的案例:
案例一:常喝饮料会导致白血病
平常我们在超市购买的很多碳酸饮料中的甜味素进入骨髓,大量的甜味素难以降解,容易堵塞骨髓网,进而影响骨髓的造血功能,导致白血病。事实上,目前白血病的致病原因尚无定论,但甜味素导致儿童白血病的说法没有科学性,防腐剂等化学物质也不会直接影响骨髓。
案例二:白酒加水不浊是假酒
网传白酒加水发生“浊变的”为粮食酒,“不浊变的”就是“假酒、化学酒、工业酒、酒精酒”,而饮用非粮食酒,会导致头痛、口感等严重不适现象。事实上,假如在纯酒精中(或以食用酒精为主体勾兑的白酒中)添加一定量高级脂肪酸乙酯成分,再加水降度也一样会浑浊。
案例三:“蛆橘事件”让全国柑橘严重滞销
前两年,在每个人的手机上都会显示这样一则消息:“快告诉家人、同学、朋友暂时别吃橘子!今年广元的橘子在剥了皮后的白须上发现小蛆状的病虫。四川埋了一大批,还撒了石灰……”该消息在社会密集快速传播,引发社会恐慌,更是造成全国柑橘的严重滞销无人问津,更有甚者,为了证明自己的柑橘没有问题,每天吃好几斤的柑橘。事实上,此次柑橘大实蝇疫情仅限旺苍县,全省尚未发现新的疫情点,并且该县蛆果已全部摘除,落果全部深埋处理,疫情已得到很好控制。
诸上网络谣言传播,对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扰乱人心,还为社会带来很大隐患,网络谣言到底该咋治呢?
【综合分析】
随着互联网社会的日新月异,一些谣言原本只是口口相传,但一经网络传播,立即引发舆论高度热议。谣言可畏,不仅会造成人心慌慌,还会扰乱社会正常秩序,危害国家稳定,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谣言更是传播之快传播之广。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制造谣言和传播谣言是要受到法律处罚的。抵制网络谣言,不仅需要政府重拳打击,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作为普通网民,我们要睁大眼睛明辨谣言,不做谣言的无知传播者;作为公众人物,更应该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不误导群众。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推动人类进步,也可以从虚拟空间走入现实生活,给人们带来伤害。我们理应用好互联网,物尽其用,但也要看到互联网时代谣言丛生的现象。谣言止于智者,我们要用好法律武器,保护人民的利益不被侵害,让互联网更多造福百姓,推动社会的进步。
【相关问题】
一是政府主导不力。1、政府信息公布不及时,对权威信息发布渠道不畅通。 2、监管系统不完善,监管力度不够。3、网络谣言预警机制不完善。
二是法律法规缺乏针对性。1、网络谣言立法和执法制度不够健全,相关法制体系建设不到位。2、社会征信体系不完善。3、造谣违法成本较低,处罚力度不够。4、缺乏平台辟谣应急机制。
三是网站治谣力度不够。1、谣言技术监测能力不够。2、网站对账号、内容等监管力度不够。3、网站缺少社会责任感,对自我定位与义务不明确。4、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缺少法律意识和自我约束意识。
四是公众科学素养缺失。1、民众法治素养较低,判断甄别谣言能力不够。2、民众参与积极性不高,谣言举报平台不畅通。3、相应举报激励机制不到位。4、社会上各类普法宣传活动开展不够。
【相关对策】
一是政府重拳整治网络谣言。1、提高政府公信力,确保信息及时公开,提高社会透明度,搭建通畅高效的官方信息发布渠道。2、建立互联网舆情监控管理系统,加大监管力度,制定互联网平台的差异化监管和惩治措施。3、建立完善的网络谣言扩散预警机制。4、制定互联网行业规则,提高治谣立法的针对性。
二是完善治理网络谣言的法律法规。1、组织全面的监控管理体系,及时发现问题源头,迅速处理,形成完善的辟谣机制,健全网络谣言立法和执法制度。2、建立社会征信体系。3、提高违法成本,加大处罚力度,对于恶意制造、传播谣言,破坏社会稳定的网络造谣者,能够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从源头上有效的遏制恶意网络谣言的产生和传播。对于监督和管理不力的网络服务提供者,要依法制定相应的惩处方案,采取相关措施,严惩网络管理者玩忽职守行为。4、制定平台辟谣应急机制,完善网上谣言查证和举报平台。
三是联合网络平台智能检测谣言。1、创建大型共享谣言素材数据库。2、提高网站技术水平,加大互联网平台资质审核。3、建立网络筛选确认制度、评估制度、和信息处理后反馈等制度,强化监督力度,及时发现、及时处置网络谣言,加大对账号、内容监管力度。4、可以在网络页面中显示醒目的法制警示语,强调网络舆论不实信息发布可能导致社会危害同时,触犯法律底线,从而潜移默化的督促网友群体形成网络法制意识。5、制定互联网跨平台的行业规则。6、提升社会责任感,明确自身的定位与义务。7、提升法律意识,加大对网络谣言的高度警惕性。8、对媒体行业的职业进行严格规范,提升相关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遏制网络谣言的传播。
四是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和甄别能力。1、提高网民媒介素养、法治素养,培养网民的防谣意识,增强辨谣能力,提高针对网络信息的思考判断能力。2、加大民众治谣参与度,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3、建立完善民间智库,成立专注辟谣的志愿者组织或建立独立的辟谣中介网站,营造良好网络生态。4、加强思想政治和普法教育宣传工作,提高网民媒介素养。
【权威论述】
惩治谣言的法规早已存在。我国现行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对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有明确惩处规定。根据谣言的不同危害和性质,造谣传谣者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无论是在"虚拟世界"还是在现实世界,从来没有绝对的"自由",只要你的行为具有公共性和社会性,就不能置于"法"外。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魏明孔
网络谣言衍生于虚拟空间,借助于自媒体的信息传播手段兴风作浪,传播速度和范围超乎想象,严重扰乱了现实社会中公众的认知和判断,产生了极坏的影响,必须警惕,并采取有效措施坚决制止。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伦理学教研室讲师张霄
以透明的信息驱散网络谣言的迷雾,使谣言止于公开;以有效的监管斩断网络谣言的传播,使谣言止于监督;以法律的利刃铲除网络谣言的毒瘤,使谣言止于法治。
——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黄延敏
【高频金句】
1、治理网络谣言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通过一种手段完成,而应通过法律、行政和技术手段,多管齐下,综合施策,才能确保实效。
2、作为网民,我们当下要做的,就是遵守文明上网的底线,对社会多尽到一份责任,对他人多给予一些温暖,对受害者少一些无端的指责,对事件多一些理性与反思,少一些冲动与冷漠。
3、培育“智”慧,明眼分辨。“谣言止于智者”,公众的“智”提高了,分辨能力增强了,网络谣言自然就会止步。
4、净化网络环境、构建法治社会,既需要政府监管的得力、法规制度刚性的发力,更离不开公众意识与公民素质的给力。
5、抵制网络谣言是一道综合“考题”,其“应试者”不仅包括网站,还包括互联网管理者以及广大网民。
【案例拓展】
美国
作为互联网的发源地和普及率最高的国家,美国同样也深受网络谣言侵扰之苦。1996年,美国出台了《电信法》,明确将互联网定性为“与真实世界一样需要进行管控”的领域,构建起以“法制保障、政府管理、行业把关、媒体自律和公民教育”为一体的网络谣言多元治理机制。具体做法:第一,以法制建设为后盾,体现依法惩处的严肃性。第二,注重源头治理的时效性。第三,以行业把关为辅助,发挥专业力量的示范性。第四,以网媒自律为支撑,突出合法经营的激励性。第五,以公民教育为补充,彰显价值判断的导向性。
德国
德国被称为“全球传播界对网络最不友好的国家”,对社交网络平台内容实施最严格监管。《刑法典》《民法典》《信息自由法》《公共秩序法》《信息自由和传播服务法》等法律法规都被明确适用于互联网,可直接用于网络谣言治理。2017年4月德国通过《网络执行法》草案,规定“社交网络平台必须提交关于打击非法言论情况的季度报告”。
希腊
希腊双管齐下打击网络政治谣言。一方面,《刑法》规定: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制造、传播危害公共秩序和公众安全的谣言,均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另一方面,新闻、出版、电视、电台和网络等部门和行业根据各自行业规范和职业准则,严厉查处政治谣言。如新闻从业者或新闻单位出现上述行为,全国新闻广播委员会将作出裁断和惩戒,情节严重者将被取消从业资格。
【时评文章】
让“没底线”的谣言无法蛊惑人心
不久前,一条“伊利股份董事长潘刚被带走协助调查”的谣言,从微信公众号“光祥财经”发出后,在各网站和社交媒体上大量传播,让与伊利公司相关的奶农、上下游合作商、企业员工以及资本市场投资者感到恐慌。今天上午,经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人民法院第一法庭公开宣判,两位造谣的自媒体作者分别获刑。
这一案例,还只是自媒体沦为“谣言集散地”“谣言放大器”的沧海一粟。清博研究院的《造假风暴和大数据异常分析报告》显示,2016年抽检的近万个疑似造假账号中,自媒体占比近88%,尤其是营销、公关类公众号成为重灾区。而今年以来,从“企业家被抓”“企业家子女表白”之类的恶意中伤,到“明星出轨”“明星怀孕”之类的无中生有,再到涉机构改革、涉军涉警谣言兴风作浪,对当事方造成极大困扰,在社会上产生恶劣影响。
谣言四处传播,假话蒙蔽人心,这是任何法治社会都难以接受的。或是误导公众认知,或是毒害网络生态,或是消耗公权力形象,或是破坏市场秩序、伤害企业利益,无论什么形式的谣言,都极具社会危害。正因为这样,包括自媒体在内的网络参与者,都应当恪守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的底线,自觉做社会正能量的拥护者、支持者、奋斗者。
谣言止于智者,人人都渴望得到事实真相。但许多时候,自媒体造谣传谣费尽心机、用尽手段,就是为了让谣言看上去“比真相还真”。有的靠耸人听闻、见所未见的标题和内容吸引关注,比如“黑人留学生轮奸女学生”“国民素质排名世界倒数”;有的蹭公众人物、时政新闻热点,比如“王某某表白马某某女儿”“明星赵某某怀孕”;还有的打友情关怀、健康提示牌,比如“全球43种燕麦片可能致癌”“某牛奶被检出致癌物超标”。套路各有不同,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骗取点击量和关注度,继而从中渔获暴利。
近年来,社会各方面辟谣机制建设不断加强,严惩网络谣言成为社会共识。与此同时也需看到,自媒体网络谣言层出不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造谣速度和数量甚至远远超过辟谣。为什么会呈现这样的反差局面?我们看到,尽管许多造谣传谣者因为诽谤、寻衅滋事等违法行为被惩处,但仍有大量自媒体运营者甘愿火中取栗铤而走险。有调查表明,利用自媒体造谣传谣已呈现公司化、产业化趋势,生产、传播环节明码标价,“以谣生利”让谣言屡禁难止。
非重拳惩治不足以激浊扬清,非猛药去疴不足以澄清视听。自媒体不仅需要反“三俗”,更需“打假”“扫黑”。自媒体网络谣言可能嚣张一时,但终究难逃法网,难阻网信事业发展洪流。对那些僭越法律红线、撕裂道德底线的自媒体造谣者,对那些散布谣言、侵权他人的网络大V,对那些妄图通过谣言诋毁竞争对手的不法经营者,对那些想借助谣言进行商业营销、抬高自身名气的人,都应当依法予以严惩。正如有论者所建议的,不妨像打击假冒伪劣产品那样,认真来一次涤荡自媒体不正之风和不良言行的“新风行动”,让“没底线”的谣言无法蛊惑人心。
今天,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网络生态是否天朗气清,网络空间是否安全可信,事关8亿多中国网民的福祉。坚决抵制网络谣言,严厉惩治造谣传谣者,我们才能从网络中收获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来源:人民网 作者: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