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年的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来看,对阅读要求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要点更加隐蔽,表现为案例型材料的增加。所谓案例型材料实际就是讲故事、举例子为主的材料。案例材料作为一个例子,本身不重要,但是故事背后的道理希望考生能够读懂。对于考生来说,案例型材料好读、吸引人,却很难从中提取要点,但这恰恰就是考查重点。今天山东公务员考试网(www.sdgwy.org)教大家一个绝杀技:快读法。
快读法,顾名思义就是快速阅读。这一阅读方法只适用于案例型材料,阅读方法是一个公式:主体+处境+做法+结果+启发。这个公式体现在一段案例型材料中,“主体”是“谁”在做,“处境”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中,“做法”很好理解,就是做了什么、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总的来说只有两种,好或者坏,而“启发”是公式中最难的部分,也是常常会出题的点,一般需要考生自己去归纳得出。山东公务员考试网提醒考生需要注意的是,这五个要素在一则材料中不一定能够找全。比如这样一段材料:
“上世纪40年代末,日本为全力发展经济,将濑户内海沿岸选为最重要的工业基地,此后,这里便逐渐成了工业部门的下水道,工厂把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随意排入内海。1955年以后,濑户内海的污染日甚一日,原来十几年一次的赤潮,后来发展到一年几百次,鱼虾绝迹。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水俣病。水俣病震惊了世界。上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有关部门着手治理濑户内海。”
在这段案例型材料中,“主体”是“日本”,“处境”是“全力发展经济”,“做法”主要是“把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随意排入内海”,“结果”在这则材料中比较多,有“污染日甚一日”、“赤潮一年几百次”、“鱼虾绝迹”、“发生水俣病”,而“启发”在材料中是找不到的。这时,我们可以概括地将这则材料的各个要素串联起来,就得出这样一个故事:日本为了发展经济,不注意环境保护,将工业废水直接排入内海,而导致了一系列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这时,“启示”很自然地就能够得出,即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用快读法梳理案例型材料,能够迅速、清晰地明白命题者想要通过这个案例说明什么道理。
近年来,公务员考试越来越注重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简言之就是能否读懂材料、明白材料背后的含义,其中以案例型材料考查为重点。希望考生们在备考时能注重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掌握好阅读方法,在答题时找准采分点,步步为赢夺取高分!
更多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可参看2017年公务员考试技巧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