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宝教育旗下公务员考试网站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主页  >> 申论资料  >> 申论指导   
申论指导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技巧
http://www.sdgwy.org       2013-11-15      来源:山东公务员考试网
【字体: 】              
  分析题型并不难

  自公考以来,我们就一直强调国考对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的重要性。果不其然,今年国考大纲沿袭了去年大纲中对综合分析能力的界定,并将其作为省部级考生独家享有的“大餐”。今年大纲对该能力要求的内容同样为: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很多考生在对分析题型的理解上,以及在做题操作上还存在不少问题。在这里山东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sdgwy.org/)对分析能力进行一些解析,是希望能给考生们一些新的提示。

  首先,为什么要考察分析能力?申论到考试到了今天,从来不曾忘记它的本质,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何为机关工作能力呢?这里主要体现在思路上。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那么,考生必然要对现在国家大政方针做到心中有数。因为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讲学习,不同于学者做学问,必须紧紧结合履行政府职能和工作职责,着重解决好行政管理所必需的理、德、智、勇等重大问题,考生要站在一个政治高度去看申论材料中所反映的各类社会问题。

  其次,分析的到底是什么。如果仅认识到分析题就是分析材料还不够。每一年申论材料总能让人回味不已,让人不禁感慨,那些仅仅依靠临时背的几个模板去考试的同学,分数肯定不高!但是,申论材料又有其自身的发展逻辑,有其固有的、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最为明显的是,我们按照分析题型做个总结,总的来说,分析材料可以分成了事实性材料和观点性材料。题型的不同,要求大家使用不同的方法和技巧。其中一点不同就体现在,观点性材料的引申上。让人不难理解的是,观点性材料的分析,必然会对考生们要求高一些。与事实性材料相比,观点性材料考察考生对于整个材料的理解和把握。与此同时,申论考试把实际工作能力与工作经验作为公开招考的重要内容,所以分析题考察的大多属于对材料本质上的考察,那么,也要求考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将材料的来龙去脉弄清楚,整明白,最重要的是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

  所以,分析题虽然看起来对神乎其神,但综上所述,分析两字:既要考生们讲现象和本质分,又要将两者结合析,只要把握其方法和技巧,深入研究并遵循申论本身的规律,解决这类题型并不难。

  申论阅读

  近年来,申论考试从测查考生综合素质的角度出发,越来越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很多考生在作答分析题、对策题和议论文写作中不知道如何去分析、提对策、立论并论证,关键就是没有很好的把握材料中出现的各种观点。

  在材料中,经常出现的观点主要有三类:权威领导或权威部门及其负责人的讲话、观点等;专家学者的讲话或观点等;百姓的观点。对于这三类观点,处理是否得当,关系到整篇申论试题的作答效果。

  首先:权威领导或权威部门及其负责人的讲话、观点等。这类观点一旦出现,就基本上奠定了整篇材料的主题以及解决材料中所反映主要问题的解决方法,在议论文写作中也就有了立论的基本着手点。比如2008年国考申论给定材料四第2小段“对引起巨大争议的怒江水电工程,2006年水利部门某负责同志表示,完全不开发保持原生态是不可能的,因为事实上怒江已不是原生态河流,但原先提出的要充分利用怒江水资源,建设13级水电站,是一种掠夺性的开始。虽然当地希望尽早开发,但即便是没有争议的一两个水电站,也要在严格前期工作审查的基础上实施开发。要严格遵循先规划、后开发的原则,确保工程方案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有序推进开发工作。”在这段材料中,水利部门某负责同志的观点基本上就代表了整篇材料对待怒江水电开发的态度“要开发”,并且提出了开发怒江水电资源的原则“先规划后开发”,如果能够准确理解这一段中的权威部门负责人的观点,基本上就可以把涉及到的几个问题处理好。

  其次:专家学者的讲话或观点等。对于这类观点我们要坚持辩证分析的态度,而辩证分析的基本标准就是“权威领导或权威部门及其负责人的讲话、观点等”。如果专家学者的观点讲话与权威领导或权威部门及其负责人的讲话观点一致,就可以把它们当做解决问题上的对策来处理,否则要谨慎使用。如2008年国考申论中关于支持和反对怒江水电开发的理由,涉及到材料六和材料七,但是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理由,都可以作为我们做好资源开发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或解决对策。

  第三:百姓的观点。这类观点往往反映材料主题表现的问题所在,是我们应当重视并解决的,而解决的办法或标准就是前面提到的两类观点。如2009年国考申论第二题第2小题“给定资料11”某网友提出了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对策,认为提高粮食价格是关键之策,不必担忧对低收入人群的影响。他的这种观点有没有道理,为什么?请谈谈你的见解。“对这一观点,要分析评论就需要用到材料中提到的胡锦涛关于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观点、国家粮食局领导Z先生的观点以及某专家的观点。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把握好材料中出现的这三类观点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对分析题、对策题以及作文题的解答效率,因此必须把处理这三类观点的方法和技巧掌握熟练,为申论试卷的作答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申论大作文的写作

  申论作文在公务员考试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为其要求高,风格别致,有字数限制等因素往往成为很多考生非常头疼的一件事情。申论的本质其实就是要求考生以模拟国家公务员的身份来概括分析解决材料中所提出的问题。语言要符合申论的特殊规范和要求。

  申论大作文一般情况下分为四种类型,即评论文,策论文,政论文和公文。前三者的写作各有所侧重,有的强调原因,有的强调对策。公文在国考中出现的不是很多,但也不能忽视。

  任何一篇申论作文都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组成,我们简称申论的三要素。论点,就是你的主要观点。有总论点,也有分论点,总论点有时候也就是你的作文题目,而分论点就是论证总论点的角度。论点的原则是整体性、身份、高度、广度、准确。身份指的是你要以国家公务员的身份,有时候题目本身也会规定写作者的具体身份。高度指的是申论文章要有一定的政治高度,一般的政治高度在当下指的是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和谐社会等。广度指的是分析问题的思维要宽阔。准确指的是立场一定要和国家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论据是论点得以存在的基础,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依据,它是文章的支撑。一般情况下有两种类型。事实性论据和理论性论据。事实论据指的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的资料,如统计资料、概括的事实、具体事例等。理论论据如经典著作、理论文献、名言谚语、科学公理、规律等。

  论证就是如何把论据利用起来对论点进行解释说明。一般情况下有例证、引证、理论论证、比较论证、归谬论证等方法。

  申论文章的写作步骤一般是先审题、列提纲、定题目、想开头、写分论点、想结构、论证、写结尾等8个环节组成。

  第一,详细审题,理解命题目的,审清作文的类型要求具体是策论文、评论文、议论文、公文、讲话稿还是其他。审出限制条件,即论述的内容重点要分析原因还是强调对策,弄明白虚拟身份是谁,要求的字数限制和其他规定。

  第二列提纲,列提纲就是要写出文章的基本思路,在草稿纸上画个草图,弄出各个分论点来。

  第三,写题目,题目的写法一般有正立法、反立法、引申法。所谓正立法就是标题就是论点,我们要提倡这种写法,如《确保”权为民所用“要有新思路》。反立法就是对一种错误的观点或负面现象进行质疑,如《开发海洋资源不可顾此失彼》,《警惕地方保护主义借”救市“抬头 》等。引申法如由XX引发的思考, XX的启示,从怒江水电开发说开去,XX告诉我们什么等。

  第四,开头。开头里面要交代清楚事件、影响和观点。第一层,交代事情的缘起,根据材料得到某时某地发生某事,非常具体。第二层,揭示主题,由该事件看出某问题相当严峻,符合我们的思维习惯。第三层,谈某问题的影响或危害。一般情况下有铺开型、引用型、比喻型、对比型和设问型。对开头我们可以套用一个万能开头。

  A、 近年来/目前/最近一段时间;()现象/情况频繁出现/形势严峻/导致/造成()。究其原因,则存在多个方面()。 由此,我们认为()迫在眉睫/应当提上议事日程/应该重视()/我们必须()。 B、形势/现象再一次引发了世人的震惊/人们的警惕:()面对如此现状,我们禁不住涌出深深的忧虑:时下的问题为什么还是()也有人乐观的解说:从()上看,();从()上看,()。可是,如果转换一下视角,从()尺度上去审视、去深入思考,我们又付出了这样的代价?

  第四,文章的结构,一般情况下我们采用三段式结构:三W原则即提出问题(怎么了WHAT),概述材料,引出论点。提出问题要简明扼要,开门见山,一般都是选用资料中提供的事实材料和理论材料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为什么WHY),分析造成问题的原因。分析问题要紧密结合材料,不能海阔天空的乱谈,要集中论述一个问题,重点内容要详写,次要内容要略写。解决问题(怎么办HOW)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出问题的方案要有层次条理性,要紧承分析问题的步骤,最好时推出刚才提出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第五,结尾。基本结构:总结观点 + 强调意义 + 铺垫重要性。第一层,概括总结,收束全文;第二层,强调和深化主题,或把第一段的话翻新,或反面论述,三两句话总结全文。第三层,提出希望或者发出号召。通过你的总结分析,把由具体现象引发的思考上升到更高的层次或理论高度,一般可纳入”科学发展--社会公正--和谐社会“的话语体系。

  结尾常用词:综上所述/总而言之/从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从以上的分析我们看到()

  万能句式:有效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解决农民工问题/解决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走上社会和谐之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重大而深远。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六,还要写好过渡段和过渡句,如针对以上原因我认为应当着重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是一项系统而持久的工程,必须从多方面入手;可见,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状况,我们应当从以下方面着手来解决这一难题;面对着这些漏洞和隐患:一是……二是……;目前,我国要在实践中真正实现……尚存许多困难与障碍。具体来说,改革应从这样几个方面着手……;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社会、各行各业好好下一番苦功夫等等。

  最后,把字练好是非产关键的,要规范,认得清,还要写的好看。

  提出对策三部曲

  国考的对策题型有多种形式,具体来说有直接提出对策题、对策启示题、答复题以及对策有效性分析题。在各类题型中直接提出对策题是最为基础的题型。直接提出对策题在08年、09年沉寂之后,于2010年再度出现在国考的试卷中。因此,需要考生予以重视。我们就如何直接提出对策予以说明。

  直接提出题可分为三个步骤——找材料中的显性对策、根据问题找对策、根据原因找对策。(根据问题找对策和根据原因找对策可称之为找材料中的隐性对策。

  找材料中的显性对策是指根据关键词确定文章中已经给出的对策,直接将这些对策摘抄下来即可。这些关键词有:法律法规、专家学者的话、当事人的话、外地好的做法。例如07年国考材料2中《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这就是类似法律法规的文件,其中就有关于农民土地征收的相关对策,一是对土地审批权予以严格审批;二是保障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这就是材料中的显性对策,考试时直接摘抄下来作为对策就可以了。再例如,09年材料9中国家粮食局领导Z先生是政府官员,他指出解决粮食问题一是要提高农民种粮补贴,另一方面通过技术手段调控农资价格,因此这就可以作为对策直接摘抄下来。

  根据问题找对策是指先找出材料中的问题然后直接进行对策的推导。这种推导较为简单——直接纠正问题即可。例如如果有同学上课迟到提出的对策就可以是下次上课不要迟到;参见正式宴会衣服穿反了,脱下来将衣服穿正了就可以了。在2010年在”宜居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有一个问题就是”没有根据城市的特点进行城市发展规划“,提出的对策就应该是纠正这种做法,因此根据这一问题推导的对策就可以是”因地制宜根据城市的特点进行城市发展规划“。

  根据原因推导对策。可以参见常见的五个原因及其相关对策。针对”领导思想认识的上“的原因提出的对策是”领导重视、提高认识“;针对”政策、法规、制度不完善“方面的原因提出的对策是”健全政策、法规,完善制度“;针对”监督执行不力“方面的原因提出的对策是”加大监督、严格执行“;针对”技术和投入不足“的原因,提出的对策是”提高技术、增加投入“;针对”人的能力不足“方面的原因,提出的对策是”教育培训、提高素质“。若材料中出现了以上五个原因,根据相应的对策直接写出来就可以了。

  以上就是提出问题的三个步骤,当然并不是每一个提出对策题的材料中问题、原因和显性对策三者俱全。出现这种情况就要根据材料的特征提出对策。例如在2010年9月18日的联考中,其中有一题是根据”东梁煤矿被低价转让“这一事例来提出教训(对策)。在材料中只有问题以及显性对策,因此这道题直接根据问题推导对策并找到材料中的显性对策就可以了。

   申论更多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可参看2014年公务员考试技巧手册


互动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