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宝教育旗下公务员考试网站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主页  >> 申论资料  >> 申论指导   
申论指导
申论指导:热点复习指南
http://www.sdgwy.org       2012-10-29      来源:山东公务员考试网
【字体: 】              
  说到申论,考生最喜欢问的一句话是,今年可能考什么。考什么就是申论考试的热点。这成为广大考生最关心、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之一。热点是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以及在当下社会建设与发展中关系国计民生和影响力比较大的时事话题与社会事件,其范围主要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民生、文化、生态五大领域。

  “得先机者得天下,赢申论者赢公考。”公务员考试的实践表明,国考通关成败,很大程度上系于申论成绩的高低;而申论高分的取得,一个重要先决条件在于获取信息的不对称优势——应试者能够通过热点话题或热点素材的搜集整理,先期掌握考试的命题内容范围,进行有针对性、高效率的复习准备。

  山东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sdgwy.org/)通过12年的申论热点研究,推出2013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录用公务员申论考试热点辅导专题,为考生校正航向,指点迷津。

  一、为什么要做申论热点的准备

  从根本上来说,申论考试由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两部分组成。给定资料是某一个或某几个热点的反映,是对热点材料的取舍;作答要求则是对热点考察角度的选择。这些热点体现着命题者的考查意图,共同体现着申论考试的主题。

  我们认为,只要考前对试题所考到的热点有所了解,就能够理解试题的内容,把握命题的方向,保证作答的针对性和准确性;准备的广度、深度和精度越高,作答的准确性越大,得高分的几率也越高。

  从历年国考真题的考察趋势来说,对当前经济社会中时政热点的把握越来越不避讳。自从2011年国考的省以上和地市以下两份试卷从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完全不同以来,地市级考试一直考察的都是当年或者近两年发生的重大社会时政热点。比如2010年国家教育部正式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1年国考地市级以下申论考试主题就是城乡教育一体化问题。2011年各地公共安全事故频发:地铁追尾,动车事故、奥蒂斯电梯、2010年年底上海静安区大火等等,2012年的国考地市级以下申论考试主题就考了公共安全,并且材料当中直接涉及到在全国引起轰动的热点事件,比如地铁追尾、静安区大火等等。国考省级以上的申论试卷虽然不像地市级以下那样每年都跟时政热点挂钩,但是也跟当年时政密不可分。比如,2011年全国发生了多起老人跌倒不敢扶事件、温家宝副总理提倡企业应该流畅着道德的血液、2011年10月十七届六中全会发布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文件等等,这些政治、经济、社会领域的道德问题,直接决定了2012年国考省级以上申论试卷当中考察道德问题,并且给定材料的内容和作答思路,都暗合这些热点问题在社会上的讨论。山东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sdgwy.org/)认为,掌握符合申论特点的时政热点对于国考的申论备考是有多么的重要。

  考生必须高度重视热点搜集,并按照正确的原则和恰当的标准进行热点的搜集整理,建立完备的热点素材库,争取自己的准备最大限度地与国考实际命题重合,这是真正的制胜先机。

  二、在申论热点中能学习到什么

  申论的文章写作的顺序是根据给定材料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者缺一不可,否则就不能称之为一篇完整的申论文章,那么我们的热点也是紧贴这个逻辑。为考生在申论语言、申论表达、申论观点和作答内容上提供规范。

  1.申论语言:通过多看、多读我们的申论热点,可以提升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语言得体,简洁明了,避免过于罗嗦,而且能够与作答要求相结合,根据材料所反映出的问题来作答,热点中的给定材料即是背景链接部分。

  2.表达方式:这里的表达方式要以一名公务人员的身份,用偏于官方的说辞来对问题论述,避免过于口语化。

  热点还可以提升考生的概括分析能力。标准表述中的很多分析部分都适用于概括分析题型的作答,无论是在结构上,条理上都能够给考生提供借鉴。

  例如:网络谣言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巨大的负面影响,既有技术因素,也有社会因素……。

  就技术因素而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极大地促进了信息的流动……

  就社会因素而言,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这段话的表述结构是总——分结构,首先对指出造成负面影响有技术因素和社会因素,然后来分别对从技术和社会这两个层面中存在的问题来进一步阐述。

  3.申论观点:这里的观点,是指对于同一事件或现象的切入角度可以是多方面的。但是要注意,我们只是给考生一些观点上的参考,告诉你可以从某个角度去切入,在考试时,一定要灵活掌握,结合材料与作答要求来找准切入点,切记不可偏离给定材料和作答要求。

  例如:食品安全问题,可以从道德这个角度去切入,同时还可以从加强市场监管和行业自律这个角度切入。

  再比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从社会管理与服务这个角度来论述,同时还可以从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这个角度切入。

  4.内容层面。在具体内容上,学习申论热点可以让考生了解到国家的一些方针政策和国家领导人的一些比较权威的论述和经典的名言。这点很重要,在了解国家方针政策的基础上,可以紧贴国家这个指导方针去作答,合理的将这些警句与论述运用到写作中,不但可以使自己的观点更具说服力,也可使整篇作文增添几分文采。

  三、怎样学习申论热点

  对于申论热点的学习,考生们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的积累,考生在看我们提供的申论热点标准表述时,要多注意里面的思维逻辑,分析方式,找到其中的规律特点。同时还要多看一些时政新闻,对当前社会上的事件有所了解,并在看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分析出其中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多做练习,看的多了,想的多了,再运用到实践中也就容易了很多。

  考试大纲和历年真题是了解申论命题题材的根本依据,国家政策文件和报刊、网络媒体则是申论命题的主要素材源泉。进行申论热点复习和素材准备,应着重从这四个方向进行把握。

  首先,研究国家的考试大纲。

  考试大纲中有关申论部分可能就那么一两段,并且都是一些能力考查的罗列。但是每年申论考试的变化很大程度上是从这些话里体现出来的。因为作答要求直接是对这些能力的具体考察,放在热点中涉及到申论热点的考察方向问题。

  其次,研究历年的考试真题。

  研究历年真题的目的是找到申论考试的特点。具体来说可以有以下几点:一是热点主题考察趋势。是关注政治、经济多一点,还是社会民生、文化多一点,还是有生态文化方面多一点。可以根据这个比例来做相应的准备。二是与当年热点的结合度。是考察最热的主题还是还是热中取冷。一般来讲,最热的主题不会在国考中出现,热中取冷的情况比较多。三是看作答要求的切入点。

  这主要是看考察方向只是从原材料中切入还是会涉及到对某个问题大的背景材料。一般来讲,掌握了足够的背景材料才让考生不至于就事论事,找到问题的本质,使自己的作答更深刻。因此考生需要多加浏览当年社会重大时事和社会问题。

  再次,研究国家重大政策文件。

  重大政策文件是近期或中长期党和国家的施政纲领,是解决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指导方针和对策部署。文件中蕴含作答申论的政策性依据,对认识和解决申论涉及的各方面实际问题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和最高的法定效力;同时政策文件的酝酿出台也是申论命题素材的重要渊源,文件中能够透露出命题的方向性信息。关注政策动态,可以使我们掌握申论命题热点的线索,推测可能出什么题,并进而从文件中寻找依据,决定怎样去作答。

  我们建议,从大的方面来说,考生需要重点研读的国家重大文件有两类,一是党的文件,具体又可分为党内法规、会议文件和日常公务文件,考生需要关注的是战略性、政策性宏观指导意义的重要会议、重要公务文件。包括五年一次的党代会工作报告,如十七大或者即将到来的十八大报告、省党代会报告,一年一次的中央全会、省委全会报告或公报等文件,每年中央和省委的重大文件,如中央一号文件。掌握党的基本理论、指导思想和重大原则;二是政府文件和法律法规。其中政府文件也包括会议文件和日常公务文件两类,考生同样需要关注宏观指导性文件,如为宏观经济运行定下基调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法律法规方面,应该特别重视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立法项目和实施情况,比如即将到来的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等。

  最后,阅读重点报刊和网络媒体的报道和文章。

  媒体深度报道是我们对社会问题进行深入了解的钥匙,一些报道还可能直接进入申论考试中成为试题的材料,提前阅读我们会对热点问题的背景和来龙去脉有所了解,在作答时也会心中有数。媒体评论往往带有较强的倾向性,与申论的命题和作答方向不太契合,但是作者针砭时弊往往一针见血,拨云见日,多读一些评论,对我们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是有好处的。

  我们建议,《半月谈》、《瞭望新闻周刊》主管单位是新华社,舆论宣传的导向性非常明确,里面的一些策论性文章比较符合申论考试的文体要求和内容要求,平时可以多读,学习写作的结构和方法。《人民日报》的社论和评论员文章往往是针对重大事件和重要政策而发,多从积极意义方面进行阐述,其章法结构和观点论述均可参考。另外,人民网的高层动态应该着重了解,这是申论命题预测的一个重要依据。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考察讲话、政治局集体学习的内容、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的问题,代表着高层的关注重点、政府的施政重点,也蕴含着申论命题考查的重要方向,高层动态频道的相关信息集中,对预见和把握申论命题方向有很大价值,因此需要格外留意。

  四、结语

  热点靠攒,思路靠想。把天下大事全面地归集于掌握中,并形成自己的见解,申论应考才能厚积薄发。热点整理的方法固然重要,但也离不开考生日积月累的观察和思考。要建立热点意识,持续关注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事件、重要观点。只有平时的观察与思考达到一定的高度,考生才能对各种事件、现象有一个明确而深刻的认识,在具体的申论作答中才会有的放矢。

  我们建议,考生如果觉得平时的努力不够,在备考比较紧急的情况下,可以参考以上分析,对人民网、新华网等权威网站上的大事、要政汇总性报道进行利用,从中查找国考可能的考点,并加以总结分类,做好背景知识的归集和储备,为备考申论奠定坚实的基础。

    申论更多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可参看2013年公务员考试技巧手册


互动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