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宝教育旗下公务员考试网站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主页  >> 申论资料  >> 申论指导   
申论指导
2012年申论热点材料: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http://www.sdgwy.org       2011-12-13      来源:山东公务员网
【字体: 】              

  专题十三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一、时政背景

  "神舟七号"返回舱、下潜深度可达7000米的"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世界上运算速度最快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反映我国高端集成电路制造装备突破性进展的65纳米刻蚀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纯电动轿车和混合动力轿车、利用微生物和膜技术的污水处理系统、国际上第一个进入临床试验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适合缺水无土岛礁环境的蔬菜无土栽培技术等,这些举世瞩目的成果在今年3月举办的"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上集中亮相,生动显示了我国科技实力的快速跃升,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

  5年前,党中央、国务院紧紧把握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和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明确了科技发展的重点任务和主攻方向。5年来,我国大力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持续增加财政对科技的投入,全面启动实施16个科技重大专项,科技事业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局面,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明显增强,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支撑国家重大工程和重大任务、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科技创新既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强大武器,也是经济持久繁荣的不竭动力。国际金融危机催生新的科技革命,全球范围内绿色经济、低碳技术等正在兴起,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日趋激烈。只有紧紧跟上世界经济技术发展潮流、在自主创新方面持续占有优势地位的国家,才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从世界科技发展趋势看,各主要国家目前都在推出激励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积极抢占未来竞争的制高点,全球已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变革时代。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看,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物质消耗、要素投入和低成本比较优势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持续,我国正处于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阶段,迫切需要把自主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使自主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我国科技发展的现状看,经过长期努力,科技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科技实力得到明显增强,我们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在一些领域同发达国家差距不大的有利条件,进一步缩小差距,不断攀登世界科学技术高峰,实现科技发展的新跨越。

  要实现科技自主创新,必须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决不能贪图眼前利益而忽视甚至丧失对科技创新的追求。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是建立在科技自主创新的基础上的。他指出:"任何时候,中国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有一席之地。高科技的发展和成就,反映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能力,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胡锦涛同志进一步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提升到了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他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和突出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内在动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以创新促转型,以转型促发展,加快实现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努力把"十二五"时期发展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二、我国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1.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我国产业技术中的核心专利技术少。我国近半数发明专利申请来自国外,其中绝大部分集中在移动通讯、无线电传输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在高技术领域,美国、日本拥有的专利占世界专利总量的90%左右,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仅仅占有10%左右。由于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我国工业生产所需的大量技术装备,特别是高端产品主要依赖于进口,技术受制于人,成为我国产业进一步发展和进入国际市场的瓶颈。

  2.引进技术消化再创新能力薄弱,引进技术没有与自主创新和提高产业竞争力结合起来。我国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长期缺乏足够重视,只引进而不消化吸收,成为产业技术进步的一个老大难问题。2004年,大中型工业企业投入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经费比例仅为1∶0.15,而日韩两国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比例均保持在1∶5到1∶8左右。近几年,一些重点产业用于消化吸收的经费还有相对下滑的趋势。由于消化吸收经费投入明显不足,导致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薄弱,严重影响了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3.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我国企业创新能力已经有了较大提高,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然低下,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总体上看,我国企业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仍比较薄弱。大中型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0.7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只有0.56%,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核心知识产权。同时,企业之间科技资源低水平重复严重,同一课题,重复立项,重复投资。在基础性研究、行业共性技术研发方面,企业间没有广泛建立和形成技术创新的战略联盟或协作关系。


  三、关于科技创新的几个认识问题

  1.是不是只有自己研发才叫自主创新

  创新是从外界引入或者在内部产生某种新事物而造成有益的变化。创新分三个层次,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其中,技术创新分为跟随创新、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而跟随创新又包括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因此,引进消化吸收他国的技术本身就是自主创新的一个方面。事事皆由自己研发,被华为总裁任正非称为自主创新的"幼稚病"。他断言:在进入一个领域前,如果新开发量高于30%,不仅不是创新,反而是浪费,只会提高开发成本,增加产品的不稳定性。

  2.既然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为什么还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因此,有人认为,政府主导作用是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干预。

  这种看法是不对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政府应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主导作用,但不能取代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政府一般只对关乎国家安全的极少数重大创新投资项目负责,而更多的是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市场与政策环境,如制定一系列激励自主创新的方针政策、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或服务等。具体来讲,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促进有关国家技术创新的法规的制定和完善,以保护和规范企业的创新行为;制定一系列鼓励和支持自主创新的具体政策措施,如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实施促进创新创业的税收和金融政策、实行政府采购等;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创新要素的流动,调节各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加强自主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对涉及产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大自主创新项目进行筛选、整合与投资;等等。

  3.自主创新必须在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进行吗

  自主创新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这并非自主创新的充分必要条件。深圳许多像华为那样的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在发展的每个阶段都非常重视技术、专利的研发、交易和积累,使企业得以不断累积、发展壮大。这一点,正是来源于对市场经济精神的深切体认。市场经济,是一种社会分工高度细化的经济形态,既讲竞争,也讲合作。技术、专利作为一种特殊资本,朝着获益最大化的方向努力,乃是其天然的本性使然。与此同时,技术、专利彼此之间也只有通过在企业之间的合理流动而不断交汇,才能碰撞出更加灿烂的创新火花。以"规模门槛"作为自主创新的起点,既不可能,也不现实。


  四、如何解决我国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应积极营造企业科技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

  1.确立并不断巩固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企业都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一百多年来,世界上对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技术几乎全部源自企业。发达国家80%的科研工作是在大企业中完成的。在美国的全部研发经费中,企业占近70%,政府只占30%左右。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各级政府必须从战略上确立并不断巩固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根据我国自主创新的现状,紧紧围绕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推动科研院所及高校的体制与机制改革,并通过政策引导,使大学、科研院所的科技力量集中围绕企业的需求进行研究开发,支持和鼓励更多的科技资源向企业流动。

  2.充分发挥企业家在科技自主创新中的关键作用。发明是技术专家的事,创新是企业家的事。企业家是创新活动的核心,企业家在自主创新之中的制度、技术、管理等各项创新中,均起着非常关键的、他人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各级政府一要大力培养造就和弘扬企业家精神,造成尊重企业家、支持企业家、热爱企业家的良好社会氛围;二要制定并实施相关政策,切实维护企业家的各项合法权益,强化企业家作为自主创新活动的核心地位,充分发挥企业家在自主创新中的关键作用,从而吸引和培育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的企业家。

  3.加大对科技自主创新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各级政府要通过完善的政策支持,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开发投入。为此,一要降低企业的税收和各项社会负担,以逐步提高企业研发经费占其销售收入的比重。二是要加大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的幅度,加快培育科技创新的资金市场,调动和引导社会资金,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对企业研发活动的投入,尽快实现研发费用与GDP同步增长。三是在一定条件下,政府要优先采购本国企业开发的产品。四是要重点支持一批技术先进、能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前景良好的高新技术企业;要对已经认定的国家级和省市级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国家工程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给予资助;要安排专项经费,鼓励企业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资助企业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与此同时,要加大企业自主创新的金融支持力度,也就是要建立功能完备的、高效的金融支持系统,探索并形成各种自主创新的金融支持机制。

  4.进一步加大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的力度。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的力度,要把确立和完善以保护知识产权为核心的相关政策法规,作为推进自主创新的一项重要工作来做,不但要制定与实施相关的法律、法规,而且要进一步做出细化的规定,增强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增加其透明度,从而提高执法水平。深圳市在全国率先制定并实施了《无形资产评估管理办法》、《技术成果入股管理办法》等地方法规,较好地解决了知识产权的归属、利益划分等方面的问题,充分调动了广大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了企业自主创新。

  (二)企业要牢固树立自主创新理念,全面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企业自主创新是国家自主创新的基础与核心,离开企业自主创新,国家自主创新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泉。

  1.以市场需求引领自主创新,全力落实自主创新的战略目标。企业要在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指引下,牢固树立以我为主的思想,以掌握核心技术、发展壮大知识产权储备为宗旨,正确处理引进先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的关系,把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等三类创新实现形式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整合创新资源,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2.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培育高素质创新人才队伍。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是企业实施自主创新的可靠组织保障。我国的大中型企业都应建立健全企业技术研发中心,有条件的小企业也要设置精干的研发机构,尚不具备条件的小企业也要有专人负责创新工作。在企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新"的良好风尚,在物质激励方面,要从改革分配制度入手,按创新贡献的质和量,给予科技人员公正的回报,提高他们的工资、福利待遇,给他们提供学习深造的机会等,激励科技人员为实现企业价值和自身价值,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创新主动性和积极性。企业要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高效机制,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等多种有效办法,培育高素质的创新人才队伍,同时为创新人才施展聪明才智创造机会和提供舞台,还要广泛吸引从事自主创新的国内外各类人才到企业工作,形成人才积聚效应。

  3.创建自主、开放、创新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创新是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自主创新的企业文化,既能增强员工的创新激情,齐心协力地创造出自主的、人性化的、和谐的、宽松的创新环境,也能将广大科技人员团结在企业自主创新目标之下,拧成强大的创新力量,取得完全属于自己企业的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我国企业必须加强以"创新"为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建设,创建自主、开放、创新的企业文化,创造出像宝钢集团那样的"人人是创造之人,时时是创新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的创新文化氛围。

  4.加强专利的管理和保护工作。一是对短期内无法拥有核心专利的技术,企业要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开发出围绕原核心专利的应用技术专利,并形成对原核心专利的包围网,通过交叉许可,取得发展的空间。二是对已由国外公司成功研发并已申请专利的核心技术,而此技术又与国内正在迅猛发展的产业密切关联,企业要在许可的条件下,采取跨国收购的方式,将竞争对手的专利权全部购买下来以独占市场。三是密切注视市场上新的技术动向,密切注意新技术对市场的潜在影响,分析新技术与本企业现在产品结合可能产生的效应。

  5.积极参与国内外行业标准的制定。行业技术标准是以市场为目标的技术创新的制高点,只有成为行业技术标准中的组成部分,才能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经济价值。为此,我国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应有专门的标准研究人才,了解和分析技术标准发展动态和需求,引导企业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同时,企业应积极探索将自有技术创新专利融入国际国内标准体系,使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逐渐和国际接轨。


  五、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

  ●3月14日,胡锦涛在参观"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时强调,完成"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发展的主动权,最根本的是靠科学技术,最关键的是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与国家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紧密结合起来,着力突破制约我国产业升级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下大气力解决影响我国未来发展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不断攀登世界科学技术高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1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说,崇尚科学技术的民族,才是最有希望的民族。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有强大的科技,有大批创新型人才。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只有转变为新型的生产方式和产业,才能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必须把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作为"十二五"时期科技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大力增强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大幅度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要建立健全企业主导技术研发的体制机制,鼓励企业协作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科学技术是人类智慧的精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抢占科技制高点,就是争夺发展的主动权。我们不仅要把科技进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还要将其作为激励全民族的创造热情、推动民族素质提高的精神追求。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发扬学术民主,倡导百家争鸣,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为科技进步和优秀人才成长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和社会环境,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科技队伍,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2012年山东公务员考试复习用书可参考《2012年山东公务员考试一本通》



互动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