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求是》评论员)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推动我国发展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这就要求我们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这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意志,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对此,全党要继续深化认识,坚决贯彻。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发展观受世界观统领,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观。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为人们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指明了道路。科学发展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贯彻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继承和发展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在我国发展目的、发展战略、发展布局、发展阶段、发展动力、发展要求等重大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涵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的重要思想理论和方针政策,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立足中国发展实际、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借鉴和吸收了世界各国研究发展问题的有益思想材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就是要实现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发展、又好又快的发展。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要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推动中实现的,经济发展是基础,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又反过来给经济发展以巨大影响;离开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经济最终也搞不上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发展目标。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我国的政治制度,在集中力量、统筹安排、宏观调控等方面有着巨大优势。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就是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关系,认真考虑和对待各方面发展需要,正确反映和兼顾各方面利益要求,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我国发展实践提出的关系全局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科学发展观与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思想一脉相承,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特别是深刻分析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是以深刻总结过去发展的成功经验为基础的,没有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发展成就,就不可能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问题;同时,科学发展观又是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实际出发,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着眼于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出来的。总之,科学发展观在我们党探索和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贡献了最新成果。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我国发展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而发展必须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践经验表明,推动科学发展,一要注重处理好抓住发展机遇和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模式的关系。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牢牢抓住历史机遇,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全球经济结构深度调整,主要国家纷纷出台政策措施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这给我国发展既带来机遇又带来挑战。抓住机遇要求我们加快发展,抓紧解决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我们必须把抓住和用好发展机遇同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模式有机结合起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幅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资源利用能力,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二要注重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我们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市场作用和政府调控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市场作用多一些还是政府作用多一些,需要根据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相机抉择。关键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不断完善体制机制,从制度上保证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有机结合,实现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三要注重处理好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的关系。合理配置生产和分配环节的资源,是经济良性循环的重要条件。必须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前提下,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下决心、下功夫调整收入分配关系,促进分配公平,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四要注重处理好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关系。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互动和依存在不断加强,要求我们树立全球视野,进行双向思维,提高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的能力,善于从国际国内条件的相互转化中抓住发展机遇,从国际国内资源的优势互补中创造发展条件,真正做到内外兼顾、互利共赢。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通过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纲要,确保科学发展取得新的显著进步,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社会主义制度铸就抗震救灾伟大奇迹
(刘奇葆)
灾后重建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把抗震救灾精神转化为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
迄今为止,人类还不能阻止严重自然灾害的发生,但优越的社会制度可以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最大可能帮助群众重建家园。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3年来,四川人民穿越灾难、崛起危难,不仅创造了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的奇迹,而且实现原地起立、发展起跳,创造了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奇迹!昔日满目疮痍的地震灾区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巨变,成为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亮丽窗口。
一、党的领导是创造伟大奇迹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最显著的政治优势,是我们应对各种风险、驾驭各种复杂局面、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根本保证。四川人民能够战胜特大地震灾害,重建灾后美好新家园,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有党的坚强领导。
地震发生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迅速对抗震救灾工作作出部署,国务院立即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号召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紧急动员,坚决打胜抗震救灾这场硬仗。在余震不断、险情频发的危急时刻,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深入灾区视察灾情、指导救灾,全国上下迅即形成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局面。
四川省委、省政府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省级领导干部各就各位,靠前指挥,震后几小时内,省、市、县、乡抗震救灾组织指挥体系基本形成。灾区各级党委临危不惧,保障有序,关键时刻充分发挥了主心骨作用。党的基层组织快速行动,组织群众自救、互救,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1万多个党员突击队冲锋在前,始终战斗在救灾第一线,面对生死考验,党员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冲得上去,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从废墟中抢救出来的生还者中,80%以上是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组织群众抢救和自救互救出来的。在大灾面前,中国共产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对基层群众的动员能力得到充分展示。
人民军队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徒步行军、涉水前进、超常空降,第一时间挺进龙门山断裂带,深入崇山峻岭之中,抢救生命,救援群众,充分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军民团结共奋战,先后打赢了抢险救人、安置群众、抢通保通、卫生防疫、防治次生灾害、维护灾区稳定等一场场硬仗。灾区没有发生饥荒、没有出现流民、没有爆发疫情、没有引发社会动荡,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抗震救灾奇迹。
灾后恢复重建和灾区发展振兴始终是在党中央和各级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有序推进。地震后第七天我们就开始谋划灾后重建工作,提出了“三年基本恢复、五年发展振兴、十年全面小康”的灾后重建总体目标,作出了“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和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重要决策。按照党中央“灾后恢复重建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重要内容”、“把恢复重建作为促进全国发展的强大引擎”、“力争在两年内基本完成原定三年的目标任务”要求,我们把功能恢复与跨越发展结合起来,着力抓好城乡住房、基础设施、产业、城镇、文化、生态六大重建以及精神家园重建。与此同时,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坚持实施“一主、三化、三加强”的基本思路,加快推进“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建设,灾后重建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全省经济迅速走出低谷、止滑回升,进入加快发展的轨道。不仅灾区迎来了脱胎换骨的大变化,全省经济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十一五”期间经济年均增长13.7%,是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高的5年。2010年,四川经济增长15.1%,创历史新高,经济总量上升到全国第八位。
二、以人为本是创造伟大奇迹的核心理念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在艰苦卓绝的抗震救灾和繁重艰辛的灾后重建中,我们坚持救灾就是救民、重建就是为民,把生命至上、民生优先贯彻始终,在人类抗灾救灾史上,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升华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在抢险救援阶段,坚持救人第一。只要有一线希望,就尽百倍努力,从废墟中救出83988人。在安置群众阶段,坚持安民为要。用10天时间完成1500万人的应急安置,用3个月时间完成530万户、1200多万因灾房屋损毁无家可归群众的过渡性安置。在恢复重建阶段,坚持民生优先,灾区民生事业和综合保障能力显著提升。震后一年内,355万户震损住房修复加固全面完成;震后一年半,150万户农房重建全部完成;震后两年,25万户城镇居民住房基本完成。在重建中始终以科学规划引领科学重建,强调民生工程与产业发展结合,重建质量与重建速度结合,突出地域风格、民族特色和文化传承,尤其是农村重建首次引入规划理念,提高了村庄布局、村落规划和民居设计水平,展示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崭新风貌。通过解决扩大就业、安全温暖过冬、特困户帮扶等灾区群众的实际困难,为灾后重建顺利推进创造了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通过调用土地和异地安置,解决因灾失地群众的实际困难。对特殊受灾人群实施特殊救助安置,妥善安置了因灾新增孤老、孤儿、孤残人员和受伤致残人员。开展再生育服务,灾区拟再生育家庭5422户,已出生婴儿2864名。以人为本,体现了人性的光辉,安定了人心,稳定了社会,为灾后重建营造了和谐奋进的氛围。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我们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实现了高效高速救灾、又好又快重建,充分昭示了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根本属性。地震发生后,全国人大常委会顺应民意,及时调整2008年中央预算,建立灾后恢复重建基金,以保证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资金需求。国务院先后出台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等4项法规和政策文件,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了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
灾后重建中,我们始终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最高标准,重大决策充分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本着平等、公开、透明的原则,把知情权、选择权、管理权和监督权交给群众,在规划编制、住房重建、建材特供、质量监管、产业调整、社会稳定等重建的各主要环节,在政府的组织和帮助下,坚持群众“自主、自愿、自治”,引导群众自力更生、奋发有为,做到群众全程参与、全程监督,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重大决策的参与者、灾后重建的建设者、基层自治的主导者、重建成果的受益者。
三、改革开放是创造伟大奇迹的动力源泉
改革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国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30多年的改革开放,有力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有效地激发了生机与活力,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为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强大力量。
公有制经济在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中发挥了主体和主导作用。地震发生后,国家迅速调动数十万救灾抢险人员,调配数百亿救灾资金,向灾区运送上百万吨食品、衣被、帐篷等生活品和燃油、煤炭、抢险工程设备等急需物资,为赢得救人时间、提高救灾效率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保障作用。在抢通保通公路铁路,抓紧恢复通信、电力设施和处置堰塞湖等各大主战场,国有大中型企业发挥了顶梁柱作用。我国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这一制度在灾后重建调整土地规划中发挥出巨大优势,确保了灾后重建的各类项目实施和快速高效推进。民营经济在抗震救灾中积极进取,许多民营企业响应中央的号召,发扬中华民族扶弱济困的传统美德,为抗震救灾作出了重要贡献。
开放式救灾、开放式重建是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的突出特色。地震发生后,在第一时间将信息公告天下,每天召开新闻发布会,及时公布最新灾情统计和救灾进展。我国政府以开放的姿态,先后接受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4个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的搜救队到灾区抢险搜救,以及8个国家和港澳台9支医疗队的医疗救治援助。我们坚持开门开放搞重建,集中全国乃至世界的智慧,确保了规划、设计和建设的先进性、科学性。灾后重建中,坚持辩证思维、更新观念,变困难为机遇,大力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努力建设西部开放高地,积极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在对外开放上实现了重大突破,电子信息、汽车制造、油气化工等产业在震后迅速崛起。对外开放激发了我省跨越式发展的内在活力,震后重建的四川已成为西部开放前沿和最具投资吸引力的地区。
救灾和重建始终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着眼发展抓重建,抓好重建促发展,利用体制的优势和力量,破解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我们坚持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资金投入机制,吸引和带动社会资金投入灾后恢复重建,弥补了上万亿元的资金缺口。建立生产要素特供保障机制,优先保障农房建材,尽力保障恢复生产和生产重建物资企业所需要素供应,千方百计保证生产企业和群众生活的煤、电、油、气、运需要,市场运行稳而不乱。坚持把灾后恢复重建与城乡统筹改革相结合,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推进灾后重建,把城乡住房重建与产业重建、旅游重建、文化重建结合起来,不仅纾缓了住房重建的资金瓶颈,构建了新型城乡形态,还解决了受灾群众的后续产业发展问题。坚持恢复重建与跨越提升相结合,努力克服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在重建过程中调整生产力布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力推动了灾区恢复重建在“原地起立”的基础上实现“发展起跳”。
一个日新月异、蓄势上升、前景美好的四川正呈现在世人面前,为“十二五”期间四川着力把基础做牢、把产业做强、把城市做大、把科教做优、把民生做实,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举国体制是创造伟大奇迹的独特优势
集中力量办大事,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正确指挥下,举全国之力、集全国之智,庞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在极短时间内快速集结和有效配置,充分展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动员力和高效组织力。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的领导体制,极有利于形成全国救灾一盘棋的统一协调行动;中国特色的行政体制,极有利于整合力量、聚集资源,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挑战;中国特色的经济体制,极有利于壮大国力、保障民利,提供迎战各种风浪考验的物质支撑;中国特色的思想文化体制,极有利于团结人民、凝聚人心,共同抵御旷世奇难;中国特色的军队体制,极有利于快速集结武装力量,担当起抗击巨灾的主力军和突击队。
在灾后重建中实施对口支援,是举全国之力共御巨灾的伟大创举,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灾后重建模式。中央在震后37天即作出“一省帮一重灾县”的部署,18个对口援建省市积极开展了对18个重灾县重点重建项目的援建。目前,对口援建省市确定的3880个项目,已完成投资760多亿元,99%的项目已竣工交付使用。此外,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也援建了295个项目。四川省内21个市(州),除了6个重灾市(州)外,其余都分别对口支援1个重灾乡镇。对口援建有力地加快了灾后恢复重建进程,有效地促进了东中西部经济大合作、文化大交流、理念大融合、民族大团结,是一次先富帮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成功实践。
在接受各项援助的同时,四川人民感恩奋进,继承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不等待、不依赖、不观望,自己动手,奋发图强,崛起危难,重建家园。灾区群众激发出空前高涨的积极主动意识,从内心深处喊出“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困难能战胜”、“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的时代强音,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流血流汗、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天府大地发扬光大。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有若干地方遭受大灾侵袭,救灾和重建因社会制度不同而存在很大差异。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重建用了很长时间。2005年美国新奥尔良市遭受飓风严重破坏,至今还未完全恢复。海地地震一周年后,废墟远未清理干净,还有80万左右的灾民住在临时帐篷里。在拯救灾难、恢复重建、振兴发展和普惠民生等方面,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天地可鉴。
五、核心价值是创造伟大奇迹的精神支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精神动力。正是社会主义的共同信念,把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凝聚成坚不可摧的民族力量,共渡危难,共克时艰,共同发展,共创未来。
英雄的中国人民素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彰显的是社会主义大家庭团结一致、携手共进的高尚情怀;灾区党员干部把关心群众的生命、生活与幸福,视作自己第一位的天职,展现的是“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奉献;灾区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等不靠,展示的是坚定坚韧、自立自强的拼搏精神;对口支援省市,本着全国一盘棋的思想,倾力援助,体现的是心手相牵的人间大爱;100多万志愿者迅速集结灾区一线,倾注爱心,折射的是中国人民友爱互助的传统美德;港澳台及海外华人华侨的无私捐助和援建,表达的是中华民族四海同心的民族团结。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契合的丰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炼与升华。
祖国的大爱深深感动着四川人民,灾区处处涌动着“感恩党、感恩祖国、感恩人民、感恩军队”的热潮,干部群众思想觉悟、观念视野、精神面貌都得到极大提升。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山东严重旱情等灾害发生后,四川人民情系灾区,倾力帮助,以实际行动回报全国人民的关爱和支持。抗震救灾精神充分展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蓬勃生机,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重获新生的四川灾区,已经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基地、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基地和展示中国发展模式、发展道路勃勃生机的窗口。我们将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进一步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人民军队好的时代主旋律。
回望3年来抗击汶川特大地震和恢复重建的历程,四川人民从悲壮走向豪迈,谱写了抗震救灾、恢复重建和科学发展的壮美诗篇,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人间奇迹。这一切,是因为我们身后有一个坚强的党、有一个强大的国家、有一个伟大的民族和无比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
(作者:中共四川省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