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
(国务院副秘书长 丘小雄)
“十二五”改革明确八大重点
“十二五”转型:远虑大于近忧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全面分析了“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深刻阐述了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深入领会“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对于准确理解规划纲要,抓好贯彻落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充分了解国情世情民情,准确把握“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创造了世界历史上的发展奇迹。下一步怎么走,不仅国人高度关注,也令世界瞩目。必须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判断世界发展大趋势,很好地谋划未来5年发展蓝图。
(一)看国情,我国仍处在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与挑战并存,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本世纪头10年,我们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我国经济总量、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显著提升。尤其是“十一五”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和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办成了一批大事,办妥了一些难事,办好了一系列喜事。中央认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从全局看,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并没有因为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而改变,我国发展的有利条件、内在优势和长期向好的趋势也没有改变,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同时也必须看到,我国经济总量虽然已位居世界第二,但传统的增长方式面临许多挑战,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凸现出来。我们必须科学判断和正确把握发展趋势,紧紧抓住并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着力解决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观世情,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进入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时期,各国都在抢抓发展先机。综观世界大势,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但也要看到,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两年多时间来,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仍然十分缓慢、基础依然脆弱,危机的负面影响远未结束。大的危机往往伴随着大的发展机遇。如何抢得这轮世界经济调整变革的先机,世界各国纷纷推出应对策略。有的国家开始倡导储蓄,鼓励出口,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实行所谓“再工业化”;有的国家和地区加快制定未来发展战略,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网络等领域试图抢先占领产业发展制高点;绿色经济、低碳技术等正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全球竞争日趋激烈,全球治理、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的合作和博弈日益强化。我们要运用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把握好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定位,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三)察民情,社会转型中诸多矛盾和问题急需解决,人民群众对过上更好生活有许多新期待。2010年我国经济总量达到39.8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000美元。国际经验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000美元向10000美元提升的阶段,既是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向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迈进的重要阶段,也是社会转型矛盾增多的关键阶段。应对不当,很容易落入“中等收入陷阱”,造成经济社会发展停滞徘徊。这是一个新的重大考验。近年来,我们着眼于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社会事业发展总体上仍然滞后于经济发展。在就业、教育、住房、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领域,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人民群众在基本温饱解决以后,对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愿望有着更高期待。我们要顺应民意关切,着力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让人民群众分享到更多改革发展成果。
总之,“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的形成,是在充分认清国情、全面观察世情、深入了解民情的基础上,科学判断、准确把握、周密思考、审慎决策的结果。
深刻理解“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路
中央从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制定“十二五”规划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这是符合国情世情民情作出的重要决策。
(一)深刻理解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的丰富内涵。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十二五”规划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就是要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第一,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排在世界100位左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在现代化道路上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从规模与难度上看,都是世界上所罕见的。解决所有这些问题,都必须靠发展,在这一点上不能有任何松懈和动摇。第二,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国以民为本,民以生为先”。我们要把改善和保障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第三,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主要是:城乡协调发展,重在解决农村发展落后的问题;区域协调发展,重在解决中西部发展落后的问题;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重在解决社会事业发展落后的问题;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重在实现永续发展。
(二)充分认识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战略意义。“十二五”规划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是规划的突出亮点。凸显这条主线,主要有几方面考虑:第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是促进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从“九五”时期开始,中央就提出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根本性转变。10多年来,我们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很不如人意。党的十七大又提出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任务,由“增长方式”到“发展方式”的变化,体现出更深远的战略考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们多年来探索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化和经验总结。第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是解决我国发展进程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迫切要求。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处在一个上升周期,进一步延长发展战略机遇期是完全有可能的。实现这个前景,必须解决好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现实问题。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真正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解决好经济结构失衡问题,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才能最终建成惠及13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第三,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举措。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暴露了全球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也使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弊端更加凸显。尤为突出的是,产业结构不合理,核心技术缺乏且受制于人,能源资源消耗大量增加,铁矿石、原油等大宗商品的进口依存度过高,环境污染事件频发。我们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经济增长建立在主要依靠扩大内需、结构优化和科技创新的基础上,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主动权。第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里关乎全局和未来的一场深刻变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行业,量大面广,任务艰巨而繁重,涉及利益格局的调整。因此,必须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利益的关系,特别要处理好发展和转变的关系。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促发展,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全面把握“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
按照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的要求,“十二五”规划从经济发展、结构调整、人民生活、社会建设、改革开放五个方面提出了未来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部署了10余项重点任务。概括地讲,重点要把握好以下方面。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坚持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扩大内需特别要重视扩大消费需求。这对于我国经济实现均衡发展、抵御外部风险、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要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我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最大发展中国家,内需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阶段,推进城镇化既可以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又能拉动最终消费需求。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将会增强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要正确处理内需与外需的关系。强调扩大内需,并不意味着外需就不重要。扩内需,也要稳外需。要坚持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稳定和开拓国际市场,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
“十二五”期间要把扩内需与保增长有机结合起来。规划提出未来5年我国经济的平均增速为7%,表明我们宁可经济发展速度放慢一些,也要更加注重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当前,我们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确保又好又快发展。
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一要统筹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大的结构问题。“十二五”期间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推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取得新进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必须着力解决的又一个重点和难点。我们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积极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加快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绩效考核和利益补偿机制,引导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推进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二要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创新发展。第一个重点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抓住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一代互联网、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发展空间巨大的领域,明确攻关重点,突破核心技术,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第二个重点是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制造业的水平和竞争力,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第三个重点是大力发展服务业。充分发挥服务业在拉动产业发展、扩大就业、带动消费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三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把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狠抓节能减排任务的分解落实,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坚持共同而有区别的原则,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以解决饮用水不安全和空气、土壤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强综合治理,改善环境质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注重从源头上扭转生态恶化的趋势。
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是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大力促进科技进步。把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着力在一些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抢占未来科技竞争制高点。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最大限度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创新活力。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深入推进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改革,加快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质量评价、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缩小教育差距,实现起点公平。要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努力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二是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第一,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鼓励自主创业,促进充分就业。第二,合理调整国民收入格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继续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第三,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标准,不断提高社会保障管理服务水平,积极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第四,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中央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近期要重点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五项改革。第五,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转变社会发展理念,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着力推动社会管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三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软实力。适应群众文化需求新变化新要求,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着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新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发展活力和后劲。要围绕科学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个主题和主线,着力消除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不断增强发展的活力和后劲。坚持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继续深化各类金融机构改革,实施互利共赢战略,统筹国际国内发展,争创我国参与国际竞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正在全党全社会蓬勃展开。鉴往而知来,回顾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对于我们总结历史经验,获得历史启迪,更好地引导全党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诞生于欧洲,传入中国后,要使其为广大的中国人民所掌握,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因此,以李大钊、毛泽东等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在选择马克思主义之初就开始了大众化的努力。他们办刊物,写文章,办夜校,开讲座,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出最早的一批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者。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了自觉的推动主体。在大革命时期,党采取农民喜闻乐见的民歌、戏剧、标语、图画和讲演等形式来宣传革命道理。毛泽东曾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这“使得农民如同每个都进过一下子政治学校一样,收效非常之广而速”,就是“开一万个法政学校”也不能“在这样短时间内普及政治教育于穷乡僻壤的男女老少”。(《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35、34页)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9年的古田会议决议,指出了实施正确思想引导的极端重要性,要求从事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研究,编制各种教育同志的小册子,对不认字的党员读书报,上政治课实行十大“教授法”等。然而,20世纪30年代一度在党内占支配地位的教条主义,妨碍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结合,在形式上也出现了“使革命精神窒息”的“党八股”。对此,1938年10月,毛泽东向全党提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大众化的历史任务,他指出:“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534页)他自己也身体力行,大力弘扬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文风,并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写出了《实践论》、《矛盾论》。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另一个重要代表作,就是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它以平凡的真理和朴实无华的文字赢得无数读者。20世纪40年代开展的整风运动,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纠正了党内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成为一次自上而下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
取得全国政权后,党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确立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在国家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相继编辑出版了《毛泽东选集》等著作,翻译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著作。在各级各类学校,普遍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对党员领导干部和其他各方面群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也取得明显成效。特别是工农兵学哲学用哲学等活动,使亿万文化水平不高的普通群众,掌握了贯穿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之中的世界观方法论,在经济建设和其他各方面的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随着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出现失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遭受挫折,出现了教条化、绝对化和庸俗化倾向。“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又一度推行过“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1978年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冲破了束缚人们思想的一些清规戒律,掀起了思想解放的热潮。这次大讨论,既是思想理论上的拨乱反正,也是真正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运动。在此基础上,1978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的里程碑。
在总结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上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他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跟上时代和实践的发展,顺应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他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邓小平反对形式主义,倡导简明朴实。他批评“会议多,文章太长,讲话也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并不很多”等现象,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提出“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81、382页)他的一系列重要论断,如“贫穷不是社会主义”,“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等等,既包含深刻的思想,又容易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接受。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为应对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带来的新挑战,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定不移地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系统总结治党治国治军新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普及,党中央先后提出和实行了一系列增强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的原则和举措,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编辑出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等一系列通俗理论读物,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手段,不断提高科学理论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的改革和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形势更加严峻复杂,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在一些高、中级干部中出现了政治信仰淡化的现象,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宣传普及工作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之风,反映时代和实践的新要求,总结人民群众创造的新经验,创造性地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发展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007年,党的十七大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概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对改革开放30年来的理论创新成果进行了系统、科学的总结,明确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有效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全党上下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积极探索运用研讨式、互动式、模拟式、答疑式、菜单式等新的方式方法,广泛利用报刊、电视、网络媒体等传播手段,寓“教”于乐、寓“教”于干、寓“教”于日常生活中,不断开辟党员群众表达诉求和感受的渠道,使他们在平等交流中产生思想共鸣,达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作用。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的《理论热点面对面》系列通俗读物,越来越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喜爱,在宣传中央精神、普及科学理论、回答热点问题、提高思想认识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2009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这对于引导全党全国人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凝聚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智慧和力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回顾近百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史进程,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要不断回答实践提出的理论问题。理论只有与人民利益有关,人民才可能对理论感兴趣。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所接受,首先是因为它们能够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问题,能够适应党和人民的需要,能够给人民群众带来利益。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研究发展变化着的时代和实践,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正确地捕捉、及时地回答现实提出的理论问题,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和大众化。
第二,要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要求,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普及和推广,用简单质朴的语言,把深邃的理论讲清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深刻的道理说明白,让科学理论从书斋走向生动的社会实践,成为广大党员的普遍信仰、人民大众的普遍认同。深刻的理论并不必然要求艰深晦涩的语言,而朴素和简明的表达才能适合大众需求。在这方面,毛泽东和邓小平无疑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毛泽东的著作,包括哲学著作,仅有中小学的文化程度就可轻松读懂,所以,他的重要思想、观点、方法才可能被人民大众所掌握。邓小平很少长篇大论,他的许多重要论断非常质朴,甚至就是老百姓的语言,所以才能为干部群众耳熟能详。因此,我们不仅要研究真问题,创新真理论,还得努力用普通人读得懂、听得进的语言表达深奥的科学道理。
第三,理论教育和宣传要有针对性。对党员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我们都要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和宣传。但毫无疑问,不同的对象要有不同的方法。对于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需要进行系统专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他们既熟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又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使他们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用以研究和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问题。而对于普通群众,显然不可能有如此高的要求。主要应是让他们了解认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了解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最基本的内容,了解认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贯彻执行的自觉性与坚定性。
第四,要不断创新教育和宣传的方法与手段。同样的科学理论,用不同的教育和宣传方法,会得到截然不同的效果。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曾经创造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功做法,有些至今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受众、新的传媒,教育和宣传方法也需要创新。要平等对待受众,不能居高临下,更不能以势压人;要针对人们思想上的“扣子”,讲出理论的科学性,真正为他们解疑释惑;互联网、短信、动漫等新的传媒也要关心关注干部群众的焦点热点问题,帮助他们解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和践行党的创新理论,发挥对普通党员和群众的引领作用。我们坚信,只要认真总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发扬光大党的传统优势和成功做法,不断用新的观念和思路研究解决新的问题,就一定能够更好地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向前进。
蓝图已经绘就,奋斗未有穷期。只要我们坚定按照中央的决策和部署,把各项重点任务落到实处,真抓实干,积极进取,就一定能实现“十二五”规划的既定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