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开拓中国特色公共外交新局面
(杨洁篪)
近年来,公共外交逐渐成为我国外交工作新的增长点和着力点,在外交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提升,重要性日益凸显。2009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十一次驻外使节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精辟论述了公共外交在我国外交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指出公共外交作为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完善我国外交布局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外交工作的重要开拓方向。他强调指出,开展好公共外交直接关乎我国际形象,外交工作要努力使我国在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审时度势,高屋建瓴,第一次将公共外交提升到外交全局的战略高度,对新形势下推进公共外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中国公共外交正迎来新的历史机遇,肩负新的时代使命,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一
公共外交作为对传统外交的继承和发展,通常由一国政府主导,借助各种传播和交流手段,向国外公众介绍本国国情和政策理念,向国内公众介绍本国外交方针政策及相关举措,旨在获取国内外公众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争取民心民意,树立国家和政府的良好形象,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维护和促进国家根本利益。
公共外交具有以下鲜明特征:一是广泛性。公共外交面向社会各个阶层,包括官方与民间的各种双、多边对话交流,涵盖经济、教育、人文、传媒、科技、体育、军事等多个领域。二是互动性。公共外交不是单向灌输,而是注重通过双向交流,达成理解和共识。政府通过公共外交对公众民意产生影响,民意也对政府决策产生反作用。三是渐进性。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决定了公共外交工作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公共外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细水长流,以量变促质变。四是间接性。公共外交工作中,政府更多的是发挥组织、推进作用,由媒体、民间组织、智库、学术机构、知名人士及普通民众活动为主。
开展公共外交是顺应世界潮流和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为国家的自身发展和对外合作营造良好软环境的客观需要,是新形势下外交工作的重要开拓方向。
当今世界正经历大变革大调整,经济全球化和多极化加快发展。对一国的认知,既受到该国自身发展变化的影响,也受到文化背景、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价值理念、制度模式、政治主张、文化影响力为核心内容的软实力建设日益受到各国特别是世界主要大国的高度重视,应运而生的公共外交是软实力建设的重要载体,各国纷纷从战略高度加大对公共外交的投入。大力开展公共外交,全面构筑国家软实力,进一步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影响力和感召力,同时使国内民众更为全面地了解世界、了解自己,既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也是一项影响深远的长期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巨大发展成就,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当代中国越来越离不开世界,世界也越来越需要中国。国际社会更加重视中国的地位和影响,重视加强对华合作。同时,由于意识形态、价值理念的差异、冷战思维的作祟及对中国快速发展的不适应,国际上对华偏见、误解和疑虑仍然存在,“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中国强硬论”、“中国傲慢论”层出不穷。面对复杂的外部舆论环境,我们必须通过开展公共外交,积极引导国际社会树立客观全面的“中国观”,更多地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发展道路、治国理念、内外政策,树立和维护我国和平、发展、合作、负责任的国家形象,不断增强国际话语权,确保国家发展战略和外交方针政策顺利实施。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对外交往日益扩大,国内民众对外交和国际事务的关注度和参与度空前提升,参与塑造我国家形象的机会日益增多、维护国家利益的愿望更加强烈。外交工作应该倾听人民呼声,考虑民众诉求,寻求大众支持。同时,国内各界人士对我国国力、国际地位、作用和外交政策的认识和解读存在差异。引导公众客观认识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国际环境,理性看待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正确理解中国应发挥的国际作用及对外政策,形成正确的国家利益观,增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培养开放、包容、平和、理性的国民心态,是公共外交的重要职责。
综上所述,在外交工作主体、对象及手段日趋多元,领域日益拓展,内涵不断丰富的新形势下,公共外交责无旁贷地成为外交工作的重要开拓方向。外交工作只有面向社会公众,着眼社会各界,与民意和舆论形成良性互动,才能把握主动,使国家的发展战略和对外政策产生亲和力和感召力。在这方面,公共外交无疑承担着政府与公众之间、政府与媒体之间、国内政策和国际认知之间的重要桥梁作用。
二
公共外交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新中国成立后,具有公共外交性质的人民外交、民间外交十分活跃,有力地配合国家外交,为我国打破帝国主义封锁,开展对外交往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吸收借鉴外国有益经验,根据我国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努力探索和开拓公共外交。中国公共外交在创新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形成了鲜明的中国特色。
第一,中国特色公共外交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外交理论为指导。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以及共同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外交理念,是中国公共外交的指导思想,对公共外交的性质、方向和准则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新形势下,中国公共外交要努力践行上述指导思想,以坦诚开放的态度和行动塑造中国形象,增进中外了解和友谊。
第二,中国特色公共外交以促进中国与世界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为目标。中国公共外交紧密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以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为根本出发点,以维护和促进国家整体利益为最高准则。中国无意输出意识形态、价值观,无意对他国发展道路、内外政策施加影响。中国的公共外交活动,旨在拉近中国与世界的距离,向外部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的中国、一个致力于维护世界持久和平、推动各国共同繁荣的中国,消除外界对中国的偏见、误解和疑虑。同时,致力于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相互了解与信任,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
第三,中国特色公共外交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新形势下,我国发展的内外联动性增强,国内问题国际化和国际问题国内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公共外交要立足本国,放眼世界,注重全局谋划,统筹改革发展稳定的国内大局与和平发展合作的国际大局,坚持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中加以推进,兼顾好国内国外两方面,即在致力于引导外国公众正确认识中国的同时,努力使国内公众更加全面了解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实现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局面。
第四,中国特色公共外交注重将弘扬中华文明与借鉴吸纳其他文明有机结合。五千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我们开展公共外交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和智慧来源。中华文化强调以人为本,主张“和为贵”,重视“亲仁善邻”、“和衷共济”,具有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特点。推动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的相互交流和借鉴,也是公共外交的应有之义。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加强与各种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与交流,为开展公共外交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五,中国特色公共外交既继承传统又与时俱进。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确立了“民间先行,以民促官”、“以官带民,官民并举”等基本方针,不仅打破了西方对新中国的封锁和围堵,在中日邦交正常化和中美建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带动了“人民外交”、“民间外交”的大发展。邓小平同志高度重视民间外交,大力推进对外交流,为我国的改革开放营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江泽民同志继往开来,深入推进全方位外交,争取了更多国际理解和支持,进一步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大力推动开展人民外交、民间外交并取得辉煌成就,为开拓中国特色公共外交留下了宝贵财富。在新时期,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大力推进公共外交。不久前,胡锦涛主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取得了圆满成功。胡主席身体力行,通过访前接受美国主流媒体联合书面采访、访问期间与奥巴马总统共见记者、出席美国友好团体欢迎宴会并发表重要演讲、与中美两国企业家和青少年进行面对面交流等方式,面向美国各界人士,全面阐述我对发展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的政策主张和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受到国际舆论广泛关注和积极评价,堪称新时期中国公共外交的范例。新形势下,人大、政府、政协在各自领域积极开展公共外交,媒体、智库学者、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工商企业及各界人士也努力发挥各自作用,中国特色公共外交形成了政治经济文化相结合、各部门各地方相配合、国内国外相协作的全方位、多层次的良好局面。
三
公共外交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形成合力。近年来,外交部紧密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和外交全局,努力创新公共外交的方式方法,推动中国公共外交事业的发展。
一是加强高访和重大外交活动的公共外交设计。围绕我国家领导人出访和出席多边国际会议等契机,统筹安排各项公共外交活动,多角度阐释我原则立场和政策主张。积极利用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两会”等重大活动平台,全面展示我国家形象和发展理念。世博外交是继北京奥运会之后我国最大的公共外交亮点。我们围绕开幕式、中国国家馆日、高峰论坛和闭幕式等场合,在我国领导人活动中精心融入公共外交元素。通过推动与会的外国领导人接受采访、邀请发展中国家百名记者来华采访、安排世博礼宾大使接受采访并与网友在线交流、协助驻外使领馆举办世博主题活动等方式,扩大了世博会的国际影响,取得了良好舆论效应。
二是加强对外舆论工作和公众交流活动。我们不断完善信息发布机制,一年召开近百场例行记者会,遇热点敏感问题和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通过吹风、座谈、联谊、组织采访活动等方式,为外国记者在华工作提供协助和便利,帮助他们全面了解、客观报道中国。加强外交部和驻外机构网站体系建设,大力推进网络公共外交。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公众开放日”活动,开放外交历史档案,拉近外交和民众距离,听取民意,吸收民智,通过举办研讨会等形式搭建外交部面向国内外政府高层、学术和工商界、媒体以及公众的新平台。不久前推出的“蓝厅论坛”活动受到国内外关注。
三是加强公共外交体制机制建设。外交部在新闻司成立“公共外交办公室”,不断充实其架构和职能,着力推进部内部外的统筹协调工作,对驻外使领馆公共外交工作进行指导,加强与政党、人大、政协及商务、文化、教育、科技、媒体、智库等各部门、各领域间的沟通联系。成立公共外交咨询委员会,对外积极介绍我国情理念,解读我政策主张。
四是加强公共外交干部队伍建设。我们努力打造一支具有较强公共外交意识和能力,既会写又能说,既深入分析形势又擅长宣示政策的合格骨干队伍。我们注重对各级外交干部的培训,要求外交官练好“内知国情、外知世界、善于沟通”的基本功。我们还通过多种方式加强与媒体和研究机构的人员交流,选派业务骨干到国内外大学、研究机构研修,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今后,我们将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服务国内科学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为“十二五”规划顺利开局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我们将紧紧围绕首脑外交、国内大型活动和重要时间节点,广泛开展政策宣示,进一步提高中国国家形象;优化公共外交日常和应急管理机制,加强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为外国记者在华采访继续提供服务和便利,通过他们向世界全面客观传递中国的信息;鼓励更多外交人员走向社会、走进公众,介绍国际形势、我国国情和外交工作;支持和参与国内外举办中国主题的论坛、研讨会等,借助权威平台发出中国声音;利用国内各部门、各地方在海外开展的各领域人文交流活动,推动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加强与我国在海外企业、华人华侨、留学生的交流,发挥其参与我国公共外交活动的积极性;加强新媒体利用,借助网络、手机等新型载体与社会各界公众进行及时、有效的交流。
世界发展日新月异,中国公共外交正逢其时,大有可为,任重道远。我们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贯彻落实中央外事工作会议、第十一次驻外使节会议精神,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会同国内有关部门,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加强战略谋划,加大资源投入,不断推进实践创新和理论建设,努力开拓中国特色公共外交新局面。
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事业观
(河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事业观,是人们对待事业的根本看法和系统性的观点。正确的事业观,是人们想事业、干事业、发展事业的理想支持、价值导向和精神动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开创并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进程中,不仅继承发展了前人的伟大事业,而且继承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事业观,彰显出新的时代特色。深刻认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事业观的基本内涵和根本要求,是树立和坚持正确事业观的前提和基础。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事业观,科学地把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统一起来,是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目标的崇高的事业观
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目标。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在党90年的光辉历程中,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为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前赴后继、英勇献身,谱写了感天动地的壮丽篇章。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胸怀远大目标,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脚踏实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奋斗,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光辉篇章。
崇高的事业观要求党员干部科学地、自觉地把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统一起来,摆正本职工作与共同目标的关系。缺乏理想信念,就会失去精神动力;忘记了共同目标,就会迷失前进方向。只有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相统一的事业观,才能筑牢奋力开拓的强大精神支柱,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责任心、光荣感和推动力,才能做到无论在任何艰难险阻的条件下,不畏浮云遮望眼,理想信念不动摇,对党和人民的事业不动摇。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事业观,及时回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要求,是以改革开放为最显著特征的创新的事业观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探索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科学回答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课题,实现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在新的历史时期,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以新的伟大觉醒,不断深入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时代课题,取得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新成果,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竭动力,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让中国人民稳步走上富裕安康的广阔大道。胡锦涛同志深刻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
改革开放推动着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其他方面的创新,也培育和丰富了创新的事业观。创新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事业观的首要内容和根本要求。改革开放之初需要敢闯敢试,探索新路;深化改革开放仍然需要敢闯敢试,解决深层次矛盾。只有牢固树立和坚持创新的事业观,坚定改革开放的信心,摆正学习借鉴与敢闯敢试的关系,以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学习借鉴国内外文明发展的一切先进成果,结合实际,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创造新理论,才能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事业观,植根于人民群众生气勃勃的创造性活动,是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的群众性的事业观
列宁说:“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和决定性力量,人民群众的实践是党和人民事业前进的力量源泉。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的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改革开放以来的许多实践经验,就是人民群众首创并不断加以丰富发展的。离开了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和创造性活动,我们的事业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失去了发展的根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实践中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并加以丰富和发展。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一切工作,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同和参与,凝聚起了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力量,提供了我们事业不断胜利的根本政治保证。
体现群众性的事业观要求党员干部真正树立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摆正个人与群众的关系。党员干部要善于在群众实践中吸取营养,经受锻炼,得到提高和成长。要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在亿万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努力做出无愧于党和人民要求的政绩,取得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业绩。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事业观,充分反映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正义的事业观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是人民利益的奋斗者、捍卫者,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社会公平正义的核心内容和最高标准。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讲效率才能有活力,讲公平才能促和谐。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就是我们党正义的事业观的实践要求和具体体现。
正义的事业观要求党员干部真正树立以人民利益为本的观点,摆正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党员干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就是为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党员干部正当的个人利益只有在为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得到实现,与人民共享。如果把个人利益置于人民利益之上,甚至以损害群众利益来满足一己私利,那就丧失了领导群众的资格。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这是新时期对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基本要求。所有党员干部都应当身体力行,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谋利益、与群众同甘共苦,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安定和谐,共同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事业观,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是坚持科学发展的务实的事业观
“所营谓之事,事成谓之业。”理论的力量只有转化为现实的物质力量,才能成就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壮丽事业。干事是前提和过程,干成事是目的和结果,只有干成事才能立事业。胡锦涛同志反复强调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他指出:“求真务实是党的活力所在,也是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之所在。”求真,才能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才能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在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中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务实,才能立足中国基本国情,总结发展实践和经验,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的新要求,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扎扎实实地推动我们各项事业不断前进。
务实的事业观要求党员干部真正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着力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必须把谋事和干事紧密结合起来,在干事中谋事求真,在干事中务实求实。当前,谋事和干事必须统一于推进科学发展的实践中,统一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中,统一于实现“十二五”宏伟蓝图的实践中,着力解决我国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努力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事业观,凝结着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蓬勃向上精神,是充满激情的快乐的事业观
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一种体现党的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的精神状态。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无论我国经济发展到什么水平,物质条件改善到什么程度,艰苦奋斗的好传统都不能丢。”艰苦奋斗不仅是共产党人必备的优良作风,更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是在为人民的利益而艰苦奋斗中炼成的。共产党的哲学是奋斗的哲学,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人类最美最壮丽的伟大事业奋斗、拼搏,必然会迸发出对事业对工作的极大激情,必然会从改革发展的成果和人民的幸福生活中感受最大的快乐。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事业观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创业者和奋斗者的奋发有为、蓬勃向上的精神状态,正确对待苦与乐。当代共产党人以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奋斗为快乐,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快乐,以兢兢业业地工作、永远不辜负人民的信任和期望为快乐。这种幸福观、快乐观,是我们共产党人能够永葆蓬勃向上的生机活力和创造精神的不竭源泉。有了这种事业观,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就能自觉清醒地、充满激情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奋勇前进,为中国和世界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执笔:周振国 郑克卿 王 菲)
加大教育经费投入 保障教育事业发展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调研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确定了今后十年教育事业发展的宏伟目标。“十二五”期间是实施《教育规划纲要》极为关键的时期,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特别是进一步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是实现目标的根本保障。
一、加大经费投入是实现教育发展目标的重要保障
“十一五”时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方针,不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十一五”前四年(2006—2009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达到52937亿元,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总投入达到37285亿元,占经费总投入的70.43%。2009年,全国教育经费达16502亿元(2005年为8419亿元),财政性教育经费达12231亿元(2005年为5161亿元),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2005年的2.82%提高到3.59%。
教育经费的较快增长,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十一五”时期,我国实现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并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惠及全国1.6亿学生。2009年我国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4%,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9%。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05年的21%提高到2009年的24.2%,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979万人,位居世界第一。职业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2009年中职在校生近2200万、高职在校生1280万,分别占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总规模的“半壁江山”。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建立健全了国家教育资助体系,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建立奖助学金制度。五年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实现了由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胡锦涛同志在2010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并尽快形成科学规范的制度”。因此,在“十二五”时期我们要全面落实党中央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为实现《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奋斗目标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
二、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仍是影响教育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尽管我国教育经费有了很大增长,但相对于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教育投入仍然不足。一是当前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和国际相比处于较低水平。2008年我国人均教育经费为160美元,不到2006年世界人均教育经费400美元的一半,不到经济合作组织国家人均1800美元的十分之一。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2004年世界平均为4.7%,我国2009年仅为3.59%。二是《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财政性教育经费2012年达到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仅能满足基本需求。有关部门根据《教育规划纲要》所确定的“十二五”期间教育发展目标,测算出2012年我国教育经费总需求为27123亿元,财政性教育经费需求为20222亿元,财政性教育经费需求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应达到4.41%,高于4%。三是政府财力与教育责任不匹配。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各级政府的教育事权划分格局并没有随财力结构的变化作根本性调整,一些财力薄弱的县级政府无力承担法律规定的教育责任。《教育法》有关教育经费的要求在一些地区落实得不好,2002—2008年七年间全国预算内教育经费有四年增幅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2004—2008年分别有11个、11个、12个、2个、4个省份预算内教育经费增长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另外有不少地区没有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四是社会资金投入教育的水平偏低。2008年我国非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教育总经费的27.9%,但其中学杂费等收入占23.2%,社会捐赠仅占0.7%,民办教育投入只占0.5%。社会投入教育的水平偏低,和政策鼓励不够有直接关系。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制约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义务教育经费这几年虽有较大增长,但目前保障还是低水平的。全国许多学校校舍紧张,普通初中大班额比例偏高。相当数量的中小学教学设备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基本标准。高中阶段教育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但因无明确的经费投入分担机制,许多地方的政府投入只够基本保障教职工工资,2008年全国普高、中职预算内投入的比例仅分别为52.3%、55.8%。高等教育在连年扩招和办学要求不断提高的双重压力下,原有办学条件已难以满足需要。一些地方高校由于生均拨款标准低,运转困难。公办高中、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负债现象比较严重。
三、对“十二五”期间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的建议
调研组认为,“十二五”期间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对于“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努力增加教育经费总量,不仅要大力增加财政性教育经费,还要积极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教育。
1.确保《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4%目标的实现
2012年实现4%是保障“十二五”期间教育经费投入的核心问题。调研组认为,实现4%,必须实际增加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防止用扩大目前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计算范围的办法来实现。不然不仅会影响到教育经费的实际增长,还会动摇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对国家发展教育事业的信心。我国至今未能实现4%的目标,与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不高有关。其实,世界上有些国家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与我国相当,甚至低于我国,但其财政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高于我国。同时还要看到,我国财政收入只统计预算内收入,长期以来不包括地方财政出让土地收入和社保收入。如果将预算外收入纳入,则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将有很大提高,有专家研究认为约达30%。因此,尽管在2012年实现4%涉及诸多因素,情况复杂,有一定难度,但必须确保如期按时完成,不能失信于民。
2.各级政府要继续加大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优先保证教育事业发展
财政性经费是我国教育经费总投入的主体,保证教育投入是公共财政的重要职能,各级政府首先要依法承担责任。
一是继续加大中央财政对教育的投入,解决地方政府财力与教育事权不匹配的问题。在现行财政制度下,需要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优化转移支付结构,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进一步规范专项转移支付,建立起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教育财政体制,保证各级政府财政性教育经费稳定增长。还应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合理分配公共教育经费,突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向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
二是建立激励和考核机制,调动地方政府投入教育的积极性。建议国务院有关部门加强对各地考核,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促使各级地方政府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教育投入。要求各地严格执行教育经费预算、决算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委会报告制度,落实《教育法》的有关规定。要建立对地方政府教育经费投入的监督制约机制,将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作为考核省级政府对教育投入强度的指标。
三是拓宽财政性教育经费来源渠道,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应督促尚未开征地方教育附加费的省份尽快开征。2009年全国已有22个省份开征地方教育附加费,共征收178.44亿元。应在政府土地出让金收入中划出一定比例用于教育,如用于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等方面。还应适当增加彩票公益金对教育的投入或发行教育彩票,增加政府预算外资金对教育的投入。
3.进一步制定优惠政策,调动全社会投入教育的积极性
在加大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同时,还必须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建立社会捐赠、出资教育的激励机制,扩大教育经费总量。
一是对社会捐赠教育应当给予更加优惠的税收政策。建议参照国际通行做法,对企业捐赠、投入教育的支出超过企业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在五年内从当年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二是大力支持民办教育发展。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我们不能一方面苦于教育经费缺乏充足的来源,另一方面又对社会资金准入教育的门槛抬得过高。建议尽快清理并纠正对民办教育的各种不合理政策,积极制定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扩大社会资金进入教育的途径,并适当放宽民办学校的收费限制,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民办教育。
三是完善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成本分担制度。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实行成本分担,是很多国家的做法。国务院要求各级各类学校的学费、住宿费标准在2012年前基本保持稳定。建议在2012年后进一步完善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成本分担机制,根据办学成本、政府拨款、物价水平等因素,合理调整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费标准,建立学费正常调整机制和成本补偿机制,同时逐步健全学生资助、奖励体系。
4.加强教育经费管理,切实提高使用效益
管好用好教育经费与增加投入同样重要。目前一些部门和学校在教育经费的使用管理方面存在着“重投入轻产出”、“重分配轻管理”、“重数量轻效益”等现象,经费管理比较粗放,资源配置标准和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尚未建立。建议全面推进教育经费精细化管理,坚持开源、节流并重的原则,一手抓增加投入,一手抓管理使用。一是建立科学的教育财政预算机制。教育、财政部门应尽快编制各级各类公办学校基本办学标准、生均经费标准、生均拨款标准,为编制学校预算和教育预算提供科学的依据。二是完善经费统计体系。只有建立统一、科学的统计口径,及时准确地掌握各地区各学校师生员工的实际数量,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财政性教育投入水平。三是坚持勤俭办教育的方针,合理确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杜绝豪华办学,减少不切实际的达标评比,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四是注重资金使用绩效评价,逐步探索建立绩效预算,加强教育经费的跟踪问效,发挥教育投入的最大效益。五是通过教育体制改革和学校布局调整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