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结束后,考生很快投入到复习之中,这是很好的行动。当然,很多考生都不约而同地反映一个申论的问题,即大纲变化之后,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以下简称“行政执法类”)的申论复习,甚至有同学问到,两者在大纲中区别非常大,是否在复习中也应该分开。其实,在国家公务员网第一时间的大纲解读中,老师已经给出了大家许多建议和复习指导,针对性很强,大家可以多看几遍。本文将就综合管理类申论和行政执法类申论的几个具体问题进行分析,供大家参考。
第一,大纲变化意味着什么?是否意味着两者考察的能力要素不同?
首先,我们要明确大纲是复习指导和方向上的建议,大纲变化意味着考试方式变化,具体而言,就是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考点的设计不同,这一点考生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其次,大纲变化意味着考察能力的切入点不同了,但考察的基本能力没有太大变化。例如,两者都要涉及到阅读理解能力的考察,因为这是考察的根本和前提,这一点没有太大变化。第三,基本能力的考察相似,但考察的切入点是不同的,即考点有很大区别。行政执法类主要侧重“理解资料,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而综合管理类则要求“全面把握,准确理解,揭示本质问题”,简单比较,显然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因为只要理解资料,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才可能提示本质问题。以2009年中央机关申论为例,按行政执法类的要求,只要回答出资料涉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农业生产问题即可,但按2010年综合管理类要求,则必须进一步提出本质问题:资料反映的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
第二,执法类是否不需要考虑综合分析能力?如果需要,与综合管理类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何区别与联系?
前面谈到两者考察的基本能力没有太大区别,都需要综合分析能力,只是应用时两者有所区别。首先,解读申论材料,就是要将纷繁复杂的资料归纳到现象、原因、影响和对策等四大要素之中,这其中必须包含综合分析能力,试想,行政执法类考生如果没有综合分析能力,如何解决由现象到原因的解读;其次,两者应用时区别之处在哪里?行政执法类考生只需要运用综合分析能力理解资料即可,而综合管理类考生则必须按照要求“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合理推断或评价”显然重在推断或评价,也就是明确要结果。具体考试中,对于综合分析能力的考察,前者没有题型对应出题,而后者可以通过分析观点、分析原因、分析对策等题目与之对应。
第三,贯彻执行能力如何理解?会单独设计与之相对的题型吗?
这是今年大纲中的着重点,首先,理解的关键在于“理解目标和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完成任务”。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目标是前提,依法行政是原则,完成任务是核心。那么要运用综合分析能力确定目标,要明确依法行政的原则即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义、高效便民、诚实信用、行政监督都是要对照的重点,而完成任务自然就是结果。其次,贯彻执行能力的考察可以单独出题,例如,给出一个案例,列出许多对策,对照依法行政的六大原则进行判断,进行对策分析;也可以放到解决方案之中进行系统考察,变成一个侧重点,建议考点重点关注前者,按单独出题进行准备。当然,这里有一个问题很重要,即贯彻执行能力其实属于对策类试题中对策是否“可行”的可行性标准之中的六个方面。这一点,考生要加深理解,也就是在对策的“可行性”分析中,我们强调的是“合法、合理、合情”,那么依法行政则延深了程序正义、高效便民、诚实信用和行政监督等几个方面,请大家注意理解。
第四,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何区别与联系?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对行政执法类考生的要求:运用知识经验,对具体问题提出措施或办法。重点要求应届生根据资料中的知识进行分析和回答;而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则明显不同,要求借助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方案或措施。最关键之处在于如何理解“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请考生注意,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要能够发现问题,并且运用一些进行评估,比如,运用“轻重缓急”的原则进行判断,这才是重中之重。例如,出现了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行政执法类的考察只是如何给出解决方案,而综合管理类考察则会涉及到需要你分析这件事对于当今的其它社会热点是属于“重要又紧急”,还是“重要不紧急”,又或者是“紧急但不重要”哪个层面事件,作出评估后,再进行下步措施。如果属于“重要又紧急”,那么就要马上开展调研,并且专题讨论,出台措施,直到完善法律法规或者政府文件等等系统解决才行。
以上就是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希望大家在复习中能够有所借鉴。其余对于 “文字表达能力”, (无非是对于综合管理类考生要准备议论,对应题型是立论、策论甚至评论都可能;而行政执法类考生则重在策论文章。)相信同学们都很好理解,这里就不再多讨论了。
政法干警考试更多复习技巧可参考《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一本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