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宝教育旗下公务员考试网站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主页  >> 申论资料  >> 申论指导   
申论指导
2012公务员申论:三遍阅读找答案
http://www.sdgwy.org       2011-07-19      来源:山东公务员网
【字体: 】              

  一、通读,“点”“点”相联


  为了增强阅读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考生应该采用逆读法,即拿到申论试卷后,先阅读所给出的作答要求即试题,看清了记牢了,知道所问的问题是什么以后在从头开始阅读。

  1.通读的技巧

  (1)阅读速度要适当快。申论阅读材料的速度应高于正常的说话速度,一般应二三百字为宜。阅读应避免两种情况:一目十行;字斟句酌。

  (2)边阅读边寻找关键内容。申论给出的每一段内容都是相对完整的一个层次,在这个层次中必然包含着一个主要意思,在阅读中要经过大脑的反射和思考从材料中找出反映主要意思的关键的词或句子。

  (3)眼、脑、手并用。在阅读过程中,首先是眼的视觉反映,然后投射到大脑中,形成一个印记,在完成这个过程中,还应该学会利用手中的笔,不停的进行圈点,就是把留在大脑中印象较深的词语或句子用笔勾画出来,这个过程是一个相当短暂的过程。

  2.通读过程中关键内容的表现形式

  根据申论材料的来源会发现,每一个段落的闪光点或者关键的句子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

  (1)关键内容出现在段落的开头。申论的许多资料来自有关某一事件的新闻报道,为了让读者开头就抓住新闻的独特性,往往采用导语的形式把主要内容先介绍给读者,然后在给以详细的展开。在阅读中只要看到这样的句子,就是抓住了关键。

  农民富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目的。近年来,虽然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的惠民政策,促进了农民增收,但因受多种因素制约,农民增收依然十分困难。农业抵御市场风险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脆弱,农民增收的不稳定性较大。虽然国家对农民实行了种粮补贴,但生产资料和机械作业费等持续涨价,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农民从事种养业增收困难。

  近几年农业产业化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缺少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农业竞争力总体上还不强,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还不高,带动农民增收还不明显,公司加农户和协会加农户等模式并未给农民增收带来多少实惠。因为公司、协会和农民之间还未真正形成紧密的利益联合机制,所以农民几乎没有在企业或协会的二次分配中获益增收。而且有的地方将合作组织或经济协会作为普通企业对待,有的作为社会团体对待,还有的地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则根本没有适当名分。这种混乱使得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贷款、纳税、保险等诸多方面面临种种困难,严重妨碍了其发展。

  有的农村基层干部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从一产转移到二、三产业的比例将会逐年增加,这主要表现为,外出打工和就地转移的劳动力队伍庞大,劳动力转移率较高。但由于综合素质低,大多数劳动力仍从事着低收入的工作。技术型、技能型劳动力转移输出很少,无法获得较高收入。当前,各级政府为全民创业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宽松的环境,但由于绝大数农民缺乏创业意识、创业本领、创业资本,致使致富无门、致富无能、致富难成。因此,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受到抑制。(2007年山东省选调生申论试题)

  有的基层干部还反映,自2005午起,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及其附加税,“一免三补”政策的落实虽然提高了农民种田积极性,但农民依靠政府增收的空间缩小,没有更多途径。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蒋正华指出,中国目前只是一个制造大国,还不是一个创造大国,企业只有具备了相当的科技实力,才能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

  就目前来说,我国在这方面还面临着诸多挑战:科技投入占GDP 1.5%目标至今没有实现,科技投入增长滞后于科技发展需要。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5%左右的对外技术依存度相比,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还高达50%。许多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还缺乏必要的政策环境支持,甚至出现某些政府采购也只选国外产品的非正常现象。高层次、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缺乏等。

  中国制造的志向是掌握与世界同步甚至是领先于世界的先进技术,同时创立全球性的品牌;而中国制造的志向是通过为别国的品牌、用别国的技术、替别国公司做加工而赚取微薄的收入和利润。有的企业在中国市场上虽然拥有自己的品牌,但所使用的核心技术是别国的。以我们日化行业为例,大部分企业都是小富即安或偏安一隅型的,特别是南方地区的一些日化企业,不仅没有走向全世界的志向,甚至连走向全国的志向也没有。在中国,拥抱“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一理念的企业家还不太多。虽然中国企业在国际化方面的先驱很有可能成为先烈,但是我们还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中国企业敢于梦想,大胆地进入国际市场,在世界舞台上竖起一面又一面鲜艳的“中国创造”的大旗。

  中国制造需要在世界市场竞争,因此,中国的企业必须尽量吸引和储备世界级人才。仍以中国的日化行业为例,便宜的劳动力使得中国日化产品的成本比较低,因而价格也比较低,但是本土日化企业缺乏一流的人才(他们都进了宝洁、联合利华和欧莱雅等跨国公司了)。虽说中国有的已经在世界其他国家雇用了当地人才,但是到目前为止,中国企业还排不上外国雇员优先选择的雇主清单,而如果不能在世界范围内招揽和造就人才参与中国创造、中国创造也只能是一句空话。(江苏省2008申论试题)

  (2)关键内容出现在段落的结尾。赵同勤认为在新闻报道中,有些段落开头举例说明,最后归纳观点或主要意思,或者前面说明某种现象,最后得出原因,这种情况一般通过段落介绍要从中得出结论或找出原因。

  去年,圣诞节过后,我们决定不再购买一些标明“中国制造”的塑料、金属和木制产品,但是我们保留已经拥有的“中国制造”的产品。我们想试试,没有“中国制造”,我们能不能正常生活。但是,在去年那个黑色的星期一,当我坐在沙发上,环顾节日过后的满地狼藉时,一种不安慢慢涌上心头。直到那一刻,我才注意一个不容辩驳的事实——中国正在占领这地方。

  桌子上的电视机、门边的一堆网球鞋、诞树上的彩灯、地板上的洋娃娃……屋里处都可见中国制造的产品。我起身离开沙发迅速进行了一次盘点,把所有的礼物分成两大类一一中国制造的和非中国制造的,最后的统计结果是中国产品25件,非中国产品14件。我意识到圣诞节已经成了中国人制造的节日。突然,我觉得够了,我想把“中国”关在门外。

  经过略施小计和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我把丈夫也争取了过来。于是,1月1日,我家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抵制中国产品的活动。这个想法并非为了惩罚中国,只是想衡量一下中国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渗入了我们的生活,我们想知道放弃使用中国产品到底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和金钱,以及会带来多少不便。

  我们碰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儿子的网球鞋已经小得无法再穿了,给他买一双新鞋搞得我疲惫不堪,经过两周的奔波后,我终于受不了了,花60美元给他买了一双从意大利进口运动鞋。这笔钱花得让我有点心疼,因为买一双同质量的“中国制造”的运动鞋只需10美元。但我很快就习惯了这种感觉,几周后,我又花了60美元给我们蹒跚学步的小女儿买了一双得克萨斯州制造的鞋子。

  随后,我们在许多小事上遇到了麻烦,为了给丈夫的生日蛋糕买蜡烛,我开车去了六家杂货店都没有买到,最终不得不用在厨房里找到的一盒落满灰尘的蜡烛将就。我家的一个旧抽屉从1月起就拉不开了,我丈夫在“家得宝”发现了修抽屉用的工具,但当他发现这个工具也贴着“中国制造”的标签后,就又把它放回了货架上。

  家里的搅拌器和电视机坏了,这也带来小小的危机。我们还不得不用起了旧式的捕鼠器,因为新式的也是中国制造的。避开中国制造的玩具更是一件令人难以应付的事。秋天,我们四岁的儿子发起了一次反抵制行动,坚决支持“中国的东西”。儿子一直是一个重友情的人,但是最终他厌倦了总把丹麦生产的“乐高”玩具送给朋友作为生日礼物。10月的一天早晨,我们去百货公司购物的时候,他突然喜欢上了一个电动的紫色南瓜玩具。

  儿子哭着说:“我们都多久不用中国的东西了。”他为此纠缠了我一天。

  第二天早晨,我又开车带他去百货公司,让他用自己生日时得到的钱去买那个南瓜玩具。我不知道12月31日我家的抵制行动正式结束的时候,我们会怎么做,没有中国产品的生活一团糟。我发现,中国并没有控制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个地方,但如果你看看百货公司玩具部的盒子下面,我保证你还是会大吃一惊的。

  经过一年没有中国货的日子后,我可以告诉你,没有中国货你也可以活下去,但是生活会越来越麻烦,而且代价会越来越大。以后10年我可能都没有勇气再尝试去过这种日子了。

  两个以上的段落,可能是最后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话或最后一句话。

  (3)出现在段落的中间位置。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前面说明背景,后面说明原因,中间部分点出关键句。这种情况一般出现是两个以上的段落中。

  清华大学廉政研究室的任建明教授说,“以前,我们重点打击政府公职人员受贿,主要是建立在一个政府公权力相对强势的基础上。在这样的环境下,行贿者很大程度上是被迫行贿,因为不行贿就什么都得不到。”

  任建明认为,现在很多行贿者不再是不得已而行贿,他们是为了获得和自己本身资质不相匹配的利益而行贿。相比于前几年,他们身上的被动色彩已经弱化,更多地有了一种主动色彩,因此,有必要给予这些行贿者更重的打击。

  而我国现行《刑法》中,第八章所规定的行贿罪、受贿罪是专门针对政府公务人员的,公司、企业人员行贿、受贿罪则规定在第三章内。所遗漏的就是那些既不在政府,又不在公司的人员。比如事业单位人员和社团组织成员。这次修改《刑法》将公司、企业人员行贿受贿罪的主体扩大到其他主体。

  通读的过程是一个感性和理性交替的过程。首先是感性过程,这是由于申论给定的材料一般采用了描述式的语言,或者是叙述性的表达,或是说明性的介绍。这种语言形式会给应试者留下直接感性的印象。但同时又是一个理性的过程,就是在阅读完感性材料的之后,留在头脑中,往往只是一个概念,一个事件的名称,一个关键的词语或句子,这是因为大脑具有极大的过滤作用,它往往能把那些生动的故事或事件凝聚成一个高度集中的词语形式,这与人们认识实践的过程是一致的。

  (一)复读的方法

  1.圈注法。就是把每个自然段的关键句或关键词在复读中直接用手中的笔给以画出,以过滤掉与关键信息无关的内容,进一步缩小材料的范围。

  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的网上办公系统几乎完成了园区内所有企业80%以上的业务流程。它完成了5大类64个小项的政府服务,包括企业入园申报和审批、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年审、企业统计、财政月报、季报等项目。目前,中关村企业在办理这些业务时,几乎完全在网上进行了。中关村已经有6139家企业加入了网上办公系统,占园区企业总数的99%以上。网上办公系统共接受园区企业及社会各界工作查询访问406万人次,日均访问人数4000人次。2001年1月1日以来,网上办公系统受理各种网上审批和初始登记业务分别为3483项和5058项。数字表明,中关村园区的电子政务真正“跑”了起来。(2002年申论给定资料)

  2.总结归纳法。总结归纳法包括大类的归属,即凡属于一个问题的某一个方面的归纳在一起,属于另一个方面的归纳在一起。

  如2007年北京市应届招考申论试题是关于价格听证方面问题的,阅读之后就会发现,材料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一方面是价格听证制度出新的背景、所取得的良好效果,另一方面是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代表名单不公布、资料保密、信息不对称等。最后就是关于价格听证制度的有益探索,即实行网上价格听证。

  总结归纳法还包括针对相同内容的归属,如国考2007年申论试题要求归纳概述给定资料第一、二部分的主要内容。这就需要把这两部分中对具有的相同的归类到一起,不同类的分开。如:随着城市发展的迅速扩张,原有的大量农用地征用,或是省直机关的办公地和职工宿舍,或是被用来开发成学校;许多失地农民被迫靠出租和仅有的薄田为生,生活日益困难;在土地被征用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补偿过低和补偿不到位的问题;在被征用土地的过程中存在着强制征用和农民不知情的情况,导致农民拒绝开发和联合上访。

  (二)复读的技巧

  1.把握整个材料的主题。

  即该材料是针对社会哪一个问题或现象给出的,围绕这个问题和现象共有几个段落或部分,每个段落或部分的主要意思是什么,总共涉及到几个方面,每个方面有包括几段,主要的观点是什么,这些都应该在复读中完成。

  2.学会把段落归类。就是在理解整体涵义的基础上,在复读的过程中能把属于整体的各个部分进行分类,即发现材料之间的关系。

  材料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两种:横向关系和纵向关系。
  
  横向关系就是材料之间是并列存在的,但并列的材料之间为了一个共同的主题。

  纵向关系就是材料之间大致呈现一种先后关系,或者因果关系。这种关系的存在是因为有些事物是某些事物形成的原因或者结果,所以纵向关系在申论中也会被使用。

  学会段落分类,既要在复读中能把握大类的归属,同时,又要学会把属于同一类的材料再进行分类。


  二、跳读、精读,完善细节


  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在阅读过程中,如果复读还不能弄清材料的本质涵义,那么,就有必要再读或者精读一遍,这次的阅读,称为跳读、精读。

  跳读就是把认为相关的材料相联起来阅读,在相联的阅读过程中找出共有几段,几个不同的层次,哪一个是主要的,哪一个是次要的,不同层次之间的细小区别是什么。

  精读就是针对某一个段落或几个层次,认真阅读,找出最能代表本段或本层次的句子是什么,或者用那一句话概括最能代表整个段落,重点是找准确。

  跳读或精读相对与前两次应该是高效而快捷的,能通过跳读或精读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利用自己语言和思维能够表达清晰的概述,至此才算完成了阅读的过程。

 

  申论更多作答思路和作答技巧,可参看2012年公务员考试技巧手册



互动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