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宝教育旗下公务员考试网站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主页  >> 申论资料  >> 申论指导   
申论指导
申论突破妙法申论高分方略
http://www.sdgwy.org       2010-07-19      来源:
【字体: 】              

  一、申论大纲要求考查的几个要点


  申论考试的是一个或者是几个社会现象。而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等于不等于政治热点,因为是社会问题,就是等于这个当年绝对不会出现的,因为当年出现的社会问题,申论不会考。

  为什么不会考呢?因为申论考试的是对于每一个考生都会是非常熟悉的,非常了解的社会热点。既然是非常了解,非常熟悉的,没有两到三年的实践,没有两到三年的沉淀,恐怕同学们不会达到对这个社会热点非常熟悉的程度。因此有人问我会不会考十七大,我态度十分明确的告诉同学们,十七大肯定不会考,因为十七大是政治热点,不是社会热点。

  既然是社会热点,有没有一定的规律性呢?下面我先拿这几年的试题给同学们做一个比较,答案由你们自己来做出。2007年考的是土地争论问题,这个问题的争论是在2004年的6月份到10月份争论的要点。那么下面我们再往前推,2006年的申论试题考的是公共突发事件,而这个现象出现是在2003年,对这个问题的争论是2003年6月份到2003年10月份争论的热点,那个时候刚刚是非典时期。2005年考试的是什么问题呢?就是所谓的农村的扶贫的问题,而农村的扶贫问题又是2002年的热点。因此从这里面可以推论,2002年出现的社会问题到2005年才考,2003年出现的社会问题2006年考,2004年出现的社会问题2007年考,那么,2008年出什么样的社会热点由同学们自己来下结论,老师在这里面就没有必要再下什么结论了。

  因此我给同学们说我们考试准备不要准备政治热点,也不要准备经济热点,准备什么热点呢?社会热点。既然是社会的,用我们的词就是民生问题。关乎着老百姓日常生活的社会问题就变成了所谓我们的热点之一,这是第一个我们要注意的方面。

  第二个国考考哪些题型,每年都发生着重大的变化,每一年都不一样,很多同学摸不清头脑,部分的申论老师也摸不到头脑,实际上这里规律非常强。你不要看题型,这对于同学们来说没有任何的意义,他出哪个题型,主要是我们对这个社会现象把握了、理解了,我们理解了、把握了,出什么样的题型也不存在固定的、统一的答题方法,你只要理解了这个社会现象,我们大家知道所有的社会现象从公认的角度来看都有现象、原因、本质、影响和对策这几个方面。

  社会现象对于公务员来说都是从这几个方面来分析的,因此所有的材料都是从这几个地方来命题的,你抓住这几个,那么所有的试题都会围绕着对策、原因、影响和现象来展开。无论是理解,无论是分析,无论是让你描述还是让你概括等等的试题都是建立在对这个材料的理解上。所以试题无论怎么变化都是无关紧要的。紧要的是我们把握住这个材料的内在含义。


  二、在命题方向上,地方公务员考试和国考有什么区别


  地方公务员考试和国家公务员考试从申论的角度来说区别非常大,我曾经用了一个词叫“天壤之别”为什么用这个词表示呢?因为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的考试侧重于理论方面的分析,侧重于政策,也就是侧重于宏观。而地方性的公务员考试侧重于实践,侧重于具体的事件。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给同学们做一下简单的解释,因为国家公务员考试考的是中央国家机关的公务人员,中央国家机关就是政策的制订者和政策的发源地。既然是制订政策的,就要求他的工作人员要有宏观的思维能力,这个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来考试呢?只能通过申论的对考生的政策的把握的理解来考虑。因此,申论国家公务员考试基本上都是考的是政策,2004年考的是我国的扶贫政策,2005年我们考的也是一个政策,那么2006年又考的是我国的土地征用的政策。因此我们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得出来,国家公务员考试都是考的政策,这与国家机关的职位要求是相吻合的。而地方性公务员不要求你很宏观的思维能力,要求你对某一个具体事件的处理能力,地方公务员仅仅是执行就可以了,要想执行就要有非常好的执行能力。那么这个执行能力通过什么样的问题来测试出来呢?就是通过具体的实践。因此地方性的公务员考试往往考的就是一个具体的事,这个事出来了以后就是考的基本上趋向微观的东西。这个微观的出来以后,要求你对这个问题你能不能拿出来对策去解决它。因此对策性的题型是地方公务员考试的最主要的题型,而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试题已经在几年前都没有了,这就是二者之间的最大区别。


  三、申论高分的三大关口


  申论高分的阻挠因素有三个,第一个是阅读关,这是最大的阻挠因素,第二个是语言关,第三个是结构关。

  下面我从这三个方面给同学们做一些解释,比如说阅读,有的考生刚看到社会公平、贫富差距、土地征收、农民征收难、公共突发事件等等词汇,就认为抓住关键词了,下面的资料就不想看了,就直接的作题,而且还给自己找了一个理由,这样我就比其他同学聪明,抽出十分钟甚至是二十分钟来做申论的答题,实际上这样的同学是非常非常愚蠢的。为什么这样做是非常愚蠢的呢?因为申论的考试无论它考什么都是以材料为中心来命题的,因此你离开材料,你去答题不行。有的同学以为答得很好,但是分数下来却不行,这就是历年来申论分最低的原因之一,就是不知道阅读材料。

  第二个就是语言,语言的要求就是规范,规范体现在什么地方呢?接近于公文的程度。我们大家知道,我所说的是接近于公文而不等于公文,接近于公文的特色最主要是表现在申论试题的概括试题,分析试题,对策试题和理解试题,这种试题的这种语言不允许同学们丝毫的用文学语言和生活化的语言进行表述,一旦用生活化语言表述恐怕你很难得到比较高的分数。

  最后一个大关就是结构关,过一会儿还要给同学们仔细的介绍,我们要按照某一种结构来写,申论的结构和其他的普通的应用文章和记叙文章有很大的不同。

  我教你们一个绝妙的方法,比如说申论有十个阅读材料,那么这十个阅读材料因为所有的概括只有两个字的要求,概括一点要全面,如果不全面不叫概括叫抽筋。你看每一个材料里面你总结两到三句话的关键句,抽出来正好是30句话,大概是400字左右,其中有几个材料肯定是重复的,你把重复弄掉,剩下的一排列就是,很经典,一分都扣不下,这是概括的试题。

  下面我们说对策的试题,对策的试题有两种作题方法,一种是从资料上来寻找答案,第二个是自己要根据生活实际来编写答案,所有的对策类的试题答题原则都是可行的。要是可行我们大家知道我们的资料里面给我们有很多很多这样的对策,比如说专家对这个社会问题,你看所有的资料里面有增长官员的观点,专家的观点,都有。

  对这个社会问题出来了,大家都在出主意想办法,那么你想的主意,你想的方法永远没有政府官员和专家的全面,那么资料上专家的观点和政府官员的观点你为什么不用呢?你把它抽出来用成你的对策不就是很经典吗。

  有的同学说老师我能从资料上抄吗?同学们你们作为一个公务员,你桌面说的材料堆积如山,各种各样的方案都在你的案头里面,所以你必须把这个材料总结一下归纳出来,把对策往资料上一写就可以了,就这么简单,这就是从材料上归纳的,归纳政府官员和专家的。因为他们是考虑问题比较全面,又是专家,你的语言的规范性永远没有资料上的规范性要高,因此借鉴资料往往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第二个是自己编写,根据生活实际编写,资料上没有对策了,你就编好了,从政府该怎么做,行业该怎么做,财政上该怎么做,监督是不是缺位,法治法规是不是健全,体制是不是需要改革,从这几个角度一编就出来了,非常简单。就是我们平常的工作实际,就是从这几个方面考虑的,因此我们从这几个方面答完全是可以取得高分的。

  最后一个就是后面的论证文章,这个很简单,开头第一段就是现象,就是提出问题,第二就是原因,第三段就是原因分析,第四段影响分析,第五段提出对策。就这么一个结构,天衣无缝,同学们考高分很简单,申论操作性可行的方法,因此我希望同学们照着我的方法去写,因为我认为老师这种方法经过实践不是误导同学们,而是给同学们指的是比较正确的道路。



互动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