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宝教育旗下公务员考试网站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主页  >> 申论资料  >> 申论指导   
申论指导
申论阅读之争议型材料的判断与阅读方法
http://www.sdgwy.org       2010-06-22      来源:
【字体: 】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的本质是提供材料的写作形式,是以阅读理解和写作为尺度,对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考查,其中的阅读理解能力既是申论测查的基础能力,也是作答绝大部分题目的前提和保障。但是,由于考生在考试的过程中对于所读材料的性质没有明确的认识,对于阅读本身及其目的也缺乏理性的思考,影响了阅读的效率,从而也影响了整体的分数,甚至有的同学在阅读的过程中错误的把握材料意图,而导致申发论述时的观点性错误,致使满盘皆输。针对以上问题,山东公务员网专家就本文将以争议型材料为例,探讨如何在阅读之前把握材料本质,明确阅读重点,找到正确立场,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阅读效率,从而为申论作答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争议型材料的判断方法——问题与首段


  申论考试材料按照其逻辑结构大体可分为常规型材料和争议型材料两种,常规型材料是指申论材料围绕某一问题及问题的影响、解决的意义、解决的对策和相关方面认识而展开。争议型材料是指整篇申论材料围绕某一争论而展开,材料中大部分内容为支持者或反对者理由的陈述,争论理由既可以是相关的理论政策,也可以是某些案例或者做法,争议中往往暗含政府的态度。如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关于怒江水电开发的材料即为典型的争议型材料。材料围绕怒江水电开发会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展开,展示的是支持水电开发和反对水电开发的理由。对于材料的逻辑结构,考生在阅读之前就需要有所判断,针对争议型材料而言,大体有以下几种判断方法:

    首先,通过作答要求中的提问来判断。如08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第三部的第一题为:


    给定资料1—3反映:湖北襄樊5名贫困大学生,因为在受助的一年多时间内没有任何“感恩”表示,被取消继续受助资格。此事一经报道,评论纷至沓来,形成了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是认为这些贫困大学生懂得知恩图报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应该感恩;二是认为资助者资助的目的不应是为了得到回报,不必要求受助者以一种方式感恩。观察各方观点,请你说明:
  1.争论双方一个基本的共识是什么?
  2.争论的焦点何在?
  要求:概括准确,观点鲜明,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200字。(满分10分)
  由此可以明确,通过对于申论第三部分问题的阅读来把握争议型材料是可行的,也是比较容易的一种判断方法。只要考生有明确的意识,就能够抓准材料的逻辑结构,为接下来的阅读做好准备。


  其次,可以通过材料的首段来判断。如2007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材料一


  近几年来,不少地方出现了“网络募捐热”:一些人纷纷自建网站,通过网上发布求助信息的方式开展募捐。对于这种做法,有些人认为应该提倡,也有些人认为应该禁止,还有些人主张既不应该提倡也不应该禁止。不管怎样,网络已经成为新的慈善平台,网上募捐渐成公益文化。

  从第一段材料中,可以明确把握材料的逻辑类型,既围绕网络募捐的是否应该提倡而展开,展示了争议者的观点,可以初步判断为争议型材料。

  以上即为判断争议型材料的两种简单方法,通过以上方法,考生可以简单把握材料的逻辑结构,明确材料的类型,做好阅读之前的初步准备。


  二、争议型材料的阅读重点——争议理由


  在阅读争议型材料的过程中,考生首先要找到争议的焦点,通常情况下,争议的焦点会出现在材料的首段和问题中,但也有以提问的方式要求考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归纳焦点的,如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第一题,既要求考生指出争议的焦点是什么,此时就需要考生回到材料寻找答案。在把握争议的焦点之后,考生需要进一步把握争议双方的理由,即支持者和反对者的理由是什么,对于理由的把握是读懂材料的基础,也是作答相关题目的依据,因而是争议型材料阅读的重点。对于争议理由的把握,可以通过三步走的方法来实现。

  首先,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对材料内容进行归纳概括,即概括材料的内容层面含义。如2008年国考申论材料的第二则:2004年8月,云南省怒江州的规划报告,提出以松塔和马吉为龙头水库,与丙中洛、鹿马登、福贡、碧江、亚碧罗、泸水、六库、石头寨、赛格、岩桑树和光坡等梯级组成两库十三级开发方案,总装机容量可达2132万千瓦,超出三峡工程装机容量300多万千瓦。报告指出,13个梯级电站的开发,总投资896.5亿元,如果2030年前全部建成,平均每年投入30多亿元,国税年收入增加51.99亿元,地税年收入增加27.18亿元。896.5亿元的总投资,可带来40多万个长期就业机会,同时带动地方建材、交通等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财政增收。实施这一方案,将使电力成为地方新兴的支柱产业,由此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将远远超过电力行业本身。

  此段材料的内容可概括为:怒江水电开发将给当地社会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包括税收的增加,就业机会的提供,二三级产业的发展等。

  其次,在把握材料内容层面的基础上,把握材料的主观,即概括材料的观点层面的含义。如果将上则材料放入支持还是反对怒江水电开发的方案中,很明显,材料的主观或者材料的观点层面的含义是支持怒江水电开发,因为它能为当地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第三,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归类。

  在对材料的内容层面和观点层面都有所把握之后,考生需要做的是将支持者的理由与反对者的理由进行分类排列,对于重复的观点可以进行合并,从而最后准确的把握住材料中争议双方的观点和理由。

  做好了以上三步,对于争议型材料的重点,争议者的理由就能够准确全面的把握住了,也就为顺利的作答后面的题目,做好了重要的准备。但要想答好申论,仅仅知道争议双方的理由还是不够的,考生还需要在把握争议理由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政府的观点,也就是考生所要支持的观点。


  三、争议型材料的阅读难点——政府的观点


  在争议型材料中,关于支持与反对,材料往往会列出很多理由,如何在阅读的过程中,把握住正确的立场,成为考生阅读的难点。此时,对于公务员考试来说,政府的态度或者立场就显得至关重要,尤其是中央政府的观点,往往是考生在作答过程中应该支持的观点。对于政府观点的把握,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政府文件,尤其是中央政府的文件,直接体现着政府立场。如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材料4,即通过云南省政府的“十一五规划纲要”,表达了政府对于怒江洲地区水电开发的意见。

  2006年,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写道:力争珠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大江大河的上游地区,九大高原湖泊流域区,水土保持重点预防保护区和重点监测区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功能得到保护与恢复。在生态脆弱区,严格控制开发,建立以保护生态功能为主的政绩考核标准。

  由材料可知,政府的态度是对于怒江洲的水电开发的观点是:严格控制开发,建立以保护生态功能为主的政绩考核标准。可见,政府文件是我们认识政府态度的直接依据,但在地方政府文件与中央政策精神相冲突时,应以中央精神为准。

  其次,官员讲话,尤其是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也包括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的讲话,可以作为政府观点的代表。如2008年国考申论材料4的第二自然段:

  对引起巨大争议的怒江水电工程,2006年水利部门某负责同志表示,完全不开发保持原生态是不可能的,因为事实上怒江已不是原生态河流,但原先提出要充分利用怒江水资源,建设13级水电站,是一种掠夺性的开发。虽然当地希望尽早开发,但即便是没有争议的一两个水电站,也要在严格前期工作审查的基础上实施开发。要严格遵循先规划、后开发的原则,确保工程方案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有序推进开发工作。

  由此,可以进一步明确云南省政府的对于怒江洲水电开发方案的态度,即“完全不开发是不可能的”,但要“要严格遵循先规划、后开发的原则,确保工程方案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有序推进开发工作”。

  第三,国家的法律法规,可以作为政府观点的有力证明。如果材料中地方的法律法规与国家的法律法规发生冲突时,以国家的法律法规为准。如2007年四川省公务员考试申论围绕是否该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的争议展开,其中的材料9内容如下:
  法律人士指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58条规定:“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十五公里”。这就是说,广东省政府批复的广州市“电动自行车不予登记,不准上路行驶”的规定,显然与国家交通安全法相违背;同样,若根据《广东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而下发“禁电单”,那么《广东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也明显与国家道路交通安全法相违背。

  从中可以得出广东省的禁电单是违背国家交通安全法的,由此,可以得出政府的观点是反对禁电令的。

  以上就是争议型材料的判断与阅读的基本方法。随着公务员考试竞争的激烈与难度的加大,争议型材料已经成为其难度提升的突出标志,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应重点把握。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首先要判断好材料类型,确定为争议型材料,在此基础上把握争议的理由并重点读出政府的态度,从而为作答题目打下良好基础。

 



互动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