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宝教育旗下公务员考试网站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主页  >> 申论资料  >> 申论指导   
申论指导
山东公务员网辅导:申论分析题得分要诀(五)
http://www.sdgwy.org       2010-06-10      来源:
【字体: 】              

  参考2011年公务员的考生现已进入备考阶段,山东公务员网专家在深度研究申论试题的基础上,总结答题技巧,为大家在备考时再次详细梳理申论“分析题”的答题技巧。


  分析题是国考申论的重头戏之一,大约在国考申论考试中占到40分,属于必须要紧紧抓住的项目。这两年来,分析题渐成趋势,原因是分析题能够贯彻申论考查“能力”的要求,而且也比较灵活多变,不宜被“模式”套中,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考生的素质。分析题基本算作采分与酌情给分相结合的题目,因此比较主观,由此带来的问题是阅卷的印象分和中庸化。所谓中庸化,这是主观题阅卷博弈过程中而凸显的一个特点。我们都知道,国考采取的是电脑扫描、人工阅卷,每道题两人分别打分,如果两人相差分值超过一定数额就需要第三人打分,如果第三人打分也超过分数区间,则该题被界定为没有共识,则需要重新再来。这将大大拖住阅卷的进度。经过人与机器的多次博弈,最后阅卷老师倾向于靠中间段打分。比如,20分的题目,一般10分算中间档,这样如果分数浮动区间是4分,则6-14分都可算合格。如果打到15分,则11-19分才是合格,而这个分数段很少出现,会加大阅卷者的风险。这样,往往扼杀了杰出人士崭露头角的机会,而水平不高者也不至于太惨。这就造成了国考申论跳出50分很难。


  要想拿高分,需要概括题这种严格采分的题目上得分率提高,分析题这种半采分的题目上有突破和文章题这种完全主观题上吸引人眼球。本文仅就分析题得分要点作出解析。


  分析题要想得高分需要以下四个要素:定性准确、理由充分、条理清晰、引人注目。下面就以2009年第二题关于“粮价上涨”的分析为例,通过这道题的分析来管中窥豹,以使读者深入体会这四个特点。


  2009年第二题的题目要求是这样的:“给定资料11”提出了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对策,认为提高粮食价格是关键之策,不必担忧对低收入人群的影响。他的这种观点有没有道理。为什么?请谈谈你的见解。(20分)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条理清楚,不超过400字。


  1. 定性分析


  粮价是否要提高?要进行判断首先要参考材料的权威观点,材料中谈粮价是在第一段:“今年9月8日至10日,胡锦涛同志前往河南焦作市农村考察粮食生产,在玉米丰产示范田,询问乡亲们对国家惠农政策有什么要求。一位村民答,希望粮食价格提一点,政府补助多一点,农资价格稳一点。总书记表示一定把这些意见带回去。”读完这段大家可以发现,胡锦涛没有明确表态。再就是第9段国家粮食局领导Z先生“2008年供求基本平衡,主要粮食品种小麦、稻谷、玉米供大于求。在这种情况下,粮价很难涨得很高,如果说出现粮价涨得很高的情况,国家也一样有能力采取措施来平抑。我们有足够的库存,使价格保持基本稳定,对此我们很有信心,也请大家放心。”通过国家粮食局领导的话我们得出,粮价不能涨,要保持稳定。因此,主张粮价上涨的观点是片面的。


  2. 理由充分


  坚持辩证分析,提出粮价上涨有一定可取之处,体现了对弱势群体利益的关心,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其立论是站不住脚的。

  网友支持粮价上涨的理由是:第一,上涨有利于农民,而农民是弱势群体;第二,农资上涨无关紧要;第三,城市贫民可以享受国家补贴,数额不大,共18亿元;第四,上涨对城市中高收入者无关紧要。

  那么,仅从材料出发,可发现其问题:第一,农资上涨并非无关紧要;第二,城市贫民补助18亿元数字可能算错,他认为每人每年平均78公斤粮食,这显然不符合常识。第三,并非每个农民都种粮,不种粮的农民怎么办?

  以上是从材料里得出的信息,是“场内”信息,对于分析题来说,大纲明确说明,需要结合自己的经验,因此考生还需要一定的“场外”信息。

  结合自己的经验的要求,我们可以补充:第一,粮食是特殊商品,关涉到社会安全,经不起折腾。第二,粮价一定程度是市场行为,政府不宜直接插手。第三,粮食问题根本的还是要政府的大力扶持。

  通过这些思考,该题答案应该算作理由充分了。


  3. 条理清晰


  考生接下来要做的是要把以上理由分类整理一下,大体可从粮食的特殊性、论据的问题等来展开,可分为两三类。注意语言要简练,同时,加大信息含量。


  4. 引人注目


  考生在完成了以上几步之后,如果不进行必要的包装是达不到脱颖而出的目的,所以我建议考生,答题时可尽量分点,用简练的语言进行总括,再加上权威观点。最后,形成的答案如下:

  有网友认为,应该提高粮价,能够促进农民增收。至于农资价格上涨和城市中高收入者可以不予理会,城市低收入者国家可以补贴,数额不大,可以承受。

  虽然该网友出于关注弱势群体的良好愿望,但是我认为该观点是片面的,理由如下:第一,粮食是特殊商品,事关安全,不应迷信市场力量。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滞后性,粮食完全由市场调节,单纯依靠价格激励则会出现大起大落,不利社会稳定和民生。第二,粮价是基础,牵一发而动全身。粮价上涨可能带来食品上涨,进而出现工业品价格上涨、CPI上涨,最终对全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利。第三,粮价一定程度是市场行为,政府不宜直接插手微观经济运行。第四,从国际和我国经验看,解决粮食问题最终还是依靠科技和政策,进行补贴,保证基本农田,允许流转土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等。第五,该网友立论有硬伤:农资价格上涨、不种粮的农民等并不是无关紧要的,城市贫民的年人均粮食78公斤数字不实。

  以上通过对国考申论真题的讲解,从分析题的角度出发,提出解答“分析题”的思路和高分技巧,希望能对即将参加公考的考生朋友有一些帮助。


 



互动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