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全国两会期间,人民网特别策划推出的“两会来了,我托书记省长捎句话”,持续受到网友和地方领导干部的关注。截至3月14日,活动共收到网友建言3万余条,其间,陆续有10位省级“一把手”回应网友,194条建言已经得到了官方直接答复。
与此相应,为数众多的代表委员还通过接受采访、报刊撰文、开通微博等方式积极阐明立场、观点,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努力将人民意愿上升为国家意志,将群众愿望转变为国家的方针政策。可以说,全国两会,是媒体问政蔚为大观现状的集中体现。而在平时,各地各单位亦有不少媒体问政的新鲜探索,如湖北武汉市电视问政进行现场直播,河南郑州市建设网络问政全媒体平台,北京市微博发布厅上线仅两周即受到近300万的“关注”……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截至2月底的统计,目前全国共有3万多个政务机构以及公务员开通微博,其中省部级(含副部、副省级)以上级别的官员微博达380多个。
媒体问政尤其是网络问政的格局已然形成,并在广、深两个维度快速发展。然而,在一片红火热闹的背后,更需要冷静地思考:如何让媒体问政更健康、更持续地发展下去。
重视不轻视 作为不作秀
2011年11月28日晚8时,湖北武汉电视台演播厅内,武汉市最大规模电视问政进行现场直播。“在小区门口停车到底该不该被贴罚单?”“超标电动车居然能包上牌?”“公共自行车有站无车问题该怎么解决?”……问政现场,一个个尖锐问题让被问的官员脊背冒汗。
动真格,使得直播的当地电视台收视率火爆,媒体对此也好评连连。事实上,各地类似武汉电视问政的做法为数并不少。比如江苏南京市的市民论坛也是一种电视问政,已经成为一个品牌,是百姓问政的重要平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传统媒体之外,微博问政则更是来势汹汹。
媒体问政,因已逐渐成为各级党委政府了解民意、汇聚民智、排解民忧的一种有效方式和途径而渐成气候。然而,也有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对此仍有片面认识,认为媒体问政提意见、搞监督就是杂音,就是添乱。由于怕出事,要么管理严格,容不得网上的不同声音,不同意见;要么只是做做样子,走走形式,成为聋子的耳朵――摆设。如2009 年,一家地方政府网站的“市民论坛”板块,有2000 余条留言一直“待审”,无人处理。后来有媒体对此事作了善意提醒,管理部门竟然将全部帖子直接一删了之。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认为,武汉电视问政,仅仅让百姓有了一个直面官员、当面询问的机会,就受到舆论赞扬,收视率飙升,这至少能说明两个问题:一是,老百姓对官员是否作秀而不作为,具有敏锐而真实的判断力,对是不是“来真的”心里有数;二是,“火爆”也从侧面说明了有的党政机关平时听取百姓意见较少,公众的表达缺少一个有效平台,很多意见成了“沉没的声音”,所以才会在遇到出口时“井喷”,集中涌现。
中央党校教授张荣臣也有同感。在改革的攻坚期、发展的关键期、矛盾的凸显期,官员尤其要注意重视和倾听不同的声音,这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成功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有力武器,“只有允许不同声音的存在,只有倾听不同的声音,才能全面客观地了解各方面的情况,才能做出理性的判断和正确的决策,才是真正的帮忙不添乱。”
作为有着500多万听众、发过2500多条信息的“微博控”,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蔡奇亦表示,“我们要善于从微博里面体察民意,倾听草根的声音。通过互动我们可以对照镜子寻找不足,从点滴火花中修正自己,这样才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误解,增进社会共识。”
总体而言,当前许多领导干部对媒体问政的畏惧、抵触心理已有很大削减,甚至有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开始“善用媒体”,但如何更加重视而不轻视、更有作为而不作秀,进步的空间仍然很大。
说了不白说 回应不回避
媒体问政,核心在“政”。它是党委政府通过媒体的互动交流、监督平台作用,实现职能转变,促进效能提高。问政的主体是公众,主导是党委政府,内容是政务。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虽然当前很多媒体都有问政类栏目,但这些栏目人气虽旺,留言虽多,却多是自说自话,鲜见党政参与的身影,缺乏沟通的渠道,导致民众意见提了不少,但一些党政机关、管理部门却还茫然不知。这种“脱离”和“缺位”的现象,长期下去,必然消解公众参与的热情,也会削弱媒体的影响力,最终伤及党委政府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