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近日召开廉政工作会议,总理温家宝发表讲话。他说,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腐败,这个问题解决不好,政权的性质就可能改变,就会“人亡政息”。
本次会议,还确定了今年反腐倡廉的六大重点工作,包括行政审批制度、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行政经费使用管理等改革事项。
当前腐败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社会有基本判断。许多国家领导人在不同场合,就腐败和反腐败做出过严正表态,也体现出国家高层的清醒认识和忧患意识。
腐败是目前中国社会的全民公敌。什么原因造成腐败的泛滥,根子上是过于集中的权力得不到有效制衡。腐败是政治的最大毒瘤,怎么形容其危害都不为过。
腐败的根源在制度。邓小平曾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没有哪个人、哪个官员天生就是腐败分子。我们的一些反腐措施,比如监察、教育、培训等等,往往注重“盯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盯权”却不够,对腐败的体制根源,官员前“腐”后继的原因,往往就适可而止,并不总是深究下去。
现在,反腐力度不可谓松懈,反腐声调越来越高,但客观地说,社会民间对反腐信心仍然不足。一些反腐败措施出来,人们出于既往经验和现实观感,可能并不相信它们真能起到多少作用。
一般性地阐释腐败危害,重申反腐道理,动员能力和震慑效果越来越小;反腐败的种种治本之策,作为“人类政治文明成果”,明明白白地放在那里,吸收和借鉴并没有什么技术障碍,并不需要“摸着石头过河”。
靠什么凝聚人们的反腐信心,靠什么解决好腐败这个“最大危险”,不是靠修修补补,而是需要权力革自己的命,向自己动改革的刀子。
权力过于集中,就要分权,向市场分权,向社会分权,向人民分权。权力都抓在手里,垄断起来,时时处处便可能存在腐败的空间和机会。本次廉政工作会议提出的六大重点工作,有一些就涉及分权问题。
权力得不到有效制衡,就要限权,确立权力的边界。这就涉及党政关系问题,一把手问题,以及行政机关与立法机关的关系问题等等,无一不是宏观层面的调整,绝不是细枝末节的三令五申。必须明确的是,权力自身改革,不等于行政体制改革。
一直以来,很多人有一个感受,就是改革开放初期,权力自身改革有宏观设计和构想,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改革关系有明确认识,那么现在理应延续并深入推进,有些问题已经无可回避,不可能再绕开走了。
腐败作为最大危险,也因为腐败对人民权益而言,是践踏和剥夺;对国家而言,是对国家前途和希望不负责任。一个富有政治理想和政治责任感的执政党,不仅出于政权性质可能改变或“人亡政息”的自我危机感,更出于对国家、人民和历史的高度负责,把腐败这个问题解决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