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进步的文艺创作都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一切进步的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都源于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胡锦涛同志在中国文联第九次、中国作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深刻论述了文艺与人民的关系,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承担起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放歌的历史责任”,为新时期文艺创作指明了正确方向。
“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永远同人民在一起,艺术之树才能常青。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证明,什么时候坚持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就能创作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完美统一的优秀作品,社会主义文艺就会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什么时候偏离或忽略了“三贴近”,文艺作品就苍白无力、枯燥无味,社会主义文艺的生机就会缺氧乃至窒息。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与时代同进步、与人民共命运,奉献了大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上乘之作。但也应看到,与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期待相比,文化创作生产仍然存在不小差距,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精品力作还不多,文化创作生产中低俗媚俗、一切向钱看、脱离现实生活等问题不容忽视。在社会转型期,坚持“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实践“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显得更为迫切,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放歌,愈益成为广大文艺工作者需要不断唤起和坚守的文化自觉。
在价值取向上,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放歌,意味着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把人民满意作为最高标准,自觉把“三贴近”作为文艺创作的重要原则。一个文艺工作者能走多远,关键在于能否立足服务群众的基点和归宿,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一部文艺作品能有多大的生命力,关键在于能否把握现实脉动、反映人民心声。
在创作过程中,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放歌,意味着把人民作为表现主体、服务对象,着力歌颂人民生动实践、展示人民精神风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走到生活深处,走进人民心中,从人民群众的火热生活中挖掘素材,从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中提炼主题,从人民群众的审美需要中汲取灵感,创作才有不尽的源泉、无穷的活力;说群众想说的话、讲群众能懂的话,作品才会雅俗共赏、深入人心。
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放歌,文艺就有了高擎民族精神火炬的力量,就有了吹响时代前进号角的底气。在时代进步的洪流中,广大文艺工作者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投身讴歌时代和人民的文艺创造活动,必将创作出更多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精品力作、传世佳作,把文艺创作的丰碑树立在人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