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买贵的不买对的,出国考察变成了出国游,公车支出居高不下……这些部分政府机关中的“败家子”行为,有望得到终止。11月21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要求县级以上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机关运行经费支出公开制度,定期公布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费、因公出国(境)费的预算、决算、绩效考评情况。
这虽然只是一个“拟公布”,但从网上民意反应来看,人们普遍为之欢欣鼓舞。
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财政收入81663.3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9.5%。继去年财政收入突破8万亿元后,今年财政收入预计突破10万亿元。面对财政收入的进一步增加,民众对于福利的呼声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期待。一块蛋糕,政府吃多了,民生必然吃少了,“三公”支出直接影响民生福利的含金量。
民生福利特别是背后的民生幸福,很多时候是一种主观感觉,是在比较中产出的。当民众看到,政府把苹果产品采购回去,公车成了官员的私家车,出国对于官员来说如同寻常事……就会很自然地生出失落感,就会怀疑政府的民生支出。有报道称,去年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支出近6万亿元,占全国公共财政支出的2/3。然而调查表明,很多人似乎并没有感到民生投入的增加。当然如专家所说,这里更多是一种个人的主观判断,既然是个人判断也就难免有差误。不过,这种个人主观判断,难免不受“三公”支出增加的现实影响。
应该说,“三公”经费的遏制是一个系统性难题,虽然人人都希望看到公布,但即使有了公布,也未必就能一举解决“三公”浪费的问题。比如说,公布的准确性及细节性问题,如果公布的数据不准确,公布的数据过于模糊,那么民众同样不能了解实际的“三公”经费情况。但“三公”经费问题的解决,毕竟是建立在公布基础上的。如果连公布都做不到,那凭什么让民众相信“三公”经费问题能解决呢?拿什么取信于民,建立现代责任透明政府的形象呢?
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期待公布“三公”尽快跨出实质性一步。现在,仅仅是一个“拟公布”就获得了民众的极大欢迎,如果真的实行了“三公”公布,民众将会多么满意。这种人心所向,正是我们改革发展稳定所最为需要的,也是最值得我们珍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