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2011年高考第一天,各地陆续发布的高考作文题目再次成为关注焦点。
仔细阅读各省份的高考作文题,总的感觉是新意不足,与现实相关的命题,更是几近绝迹。
比如,安徽《时间在流逝》和浙江《我的时间》,主题说的都是时间,是一个老得不能再老的题目。对于处在成长期的中学生,这类题目不太适合他们发挥,极难写出什么新见解,只可能“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四川的《总有一种期待》、全国卷I的《期待成长》、江苏的《拒绝平庸》等题目,都差不多是20多年前就开始出现的作文题。由此可见,这么多年过去了,作文的命题模式依然没有太大变化。相比较起来,全国卷II《代买彩票》、江西的《孟子三乐》,显得略有新意,但也仅仅是“略有”而已。
高考命题是否具有新意,首先事关公平,一些写了几十年的老作文题,范文很多,如果学生恰好读过相关作文,就极易凭记忆套作;而那些未读过“范文”的学生就容易处于劣势;其次,更关键的是,这些脱离现实、大而空的命题,让学生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结合自己的真情实感来写。
高考作文的目的,是为了考察学生表达真实见解的能力。很多社会事务的参与或管理,都牵涉到观点的表达,都需要依赖文字。然而,如今高考作文命题提倡的却是像“成长”、“时间”、“期待”这类空泛、浮华的文章内容,这类题目本身就不太符合年轻人的心理和视角,即便写出来也极易言之无物。如果学生写出的是装腔作势、无法表达真情实感的文章,那么责任究竟在命题者,还是学生?
学生的文风,关系到他未来的思维模式和精神气质。一个学生能否对社会和人生有远见,清晰地思维和写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手段。高考作文命题是语文教育很重要的导向,人们关注高考作文命题,其实就是关注日常的教学模式。
教师只有在日常教学中就习惯于引导学生关注各种现实问题,比如引导学生对食品安全、征地拆迁、道德建设、法律规范等发表看法,逐步培养其公民意识,这样高考作文命题的“现实化”就会顺理成章。否则,如果仅仅是高考作文“面对现实”,或许也会让一些考生难以适应。
记得2009年,高考作文中还出现过“明星代言”、“圆明园兽首拍卖”等一类与社会事务相关的命题,当时舆论称赞这种命题思路,认为有助于学生理解写作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联,能增强他们对社会事务的参与意识和管理能力。这种命题,对未来的语文教育是很好的导向。但这样的命题方向未能坚持,或许也和日常的教学模式不“匹配”有关。
希望中国高考的作文命题能离社会现实更近一些,走出封闭和僵化的怪圈,从而带动语文教学的变革。当前的命题模式,不仅无助于培养学生对社会的想象力和使命感,从某种程度上说,还会给学生带来价值观、思维方式的模糊和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