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在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说,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4月18日《京华时报》)
温总理讲的诚信缺失、道德滑坡不仅仅出现在食品安全事件中,在其它领域同样存在,有的甚至更为严重。市场经济如果离开道德,没有诚信、同情心这些最基本的道德观念,市场经济就会引发灾难。因此,重塑社会道德已经是当下刻不容缓的时代命题。
应当清醒地认识到,道德问题不可能靠简单的说教来解决,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我们认为,要重塑道德,需要自上而下的行动。
自上而下重塑道德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立法与执法上要做到公平正义,二是执政者也即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要高尚,道德操守要规范。执法人员克己奉公,各级干部恪尽职守,是重塑社会道德的一个前提条件。如果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拉大,法律得不到敬畏,媒体导向庸俗势利,那么这样的社会环境下,道德的滑坡在所难免。
为解决道德滑坡问题,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试图将“富之路”与“德之路”协调、统一起来。不过,他不是着眼于道德本身,而是将道德问题放到经济和政治大环境中考察的,因为道德的确立,不能脱离现实。今天,道德与经济、政治相互依然相互影响。因此,我们要重塑道德,就要从制度上做文章,为重塑社会道德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这就要在政治上十分注重社会的公平正义,着力建设一个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同时加快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努力缩小贫富差距,改变人们扭曲、浮躁的心态,从而改变道德滑坡的局面。
官风不整,民风难变。重塑道德需要自上而下的推动。没有公平正义的社会机制作垫底,道德规范必然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正如温总理近日强调的那样,“我们要把依法治国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完善法律法规,使有道德的企业和个人受到法律的保护和社会的尊重,使违法乱纪、道德败坏者受到法律的制裁和社会的唾弃。”、
如何才能催生道德血液
企业道德的血液,从来不是与生俱来的,只有严格执法才能迫使企业遵纪守法。一些国家的天价罚单告诉我们,监管不严、处罚过轻、违法成本过低,非改不可。
用法治堤坝阻挡道德滑落
法治的缺失极大地损害了社会道德文化,令社会失去方向,民众失去信心。我们一方面要求公民讲诚信,乐于奉献,勇担责任,另一方面,有些地方对那些违法乱纪者,尤其是失职、渎职官员网开一面,用轻描淡写的行政处分,代替严肃的司法问责。如此道德教育如何能深入人心?在一次次社会现实的矛盾冲撞中,道德输得一塌糊涂。
止住道德滑坡应跳出道德本身
如何止住道德滑坡?总理已经给出了答案:要把加强同市场经济、民主法治、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的道德文化建设放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来。要在全社会大力加强道德文化建设,形成讲诚信、讲责任、讲良心的强大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