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国两会网民最关注的“热点话题”中,如何加大保障房建设名列前茅。据住建部估算,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建设所需资金至少1.3万亿元。业内人士分析称,将国家及地方政府各种资金来源考虑在内后,仍有近万亿元的资金缺口。
今年建设1000万套,未来5年建设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覆盖面将达到20%以上。可以说,未来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建设速度都将是前所未有的。那么,资金从哪里来呢?建设资金不够或者建设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如何建设?又如何按期交付使用?
要让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足额到位,首先必须提高各级地方政府的认识。只要各级政府对建设保障性住房的认识上去了,积极性激发出来了,地方政府绝对有能力、有办法来筹足建设资金。一项好的政策,只要地方政府坚决落实,困难一般都能够克服;只要地方政府不落实、不执行,小困难也可能变成大困难。
其次,一定要把保障性住房当成产业来看待、来经营。保障性住房是一项长期任务、长期项目,其建设、分配,而且今后物业管理、修缮、维护等都是长期性的。因此,保障性住房必须当作一个产业来经营,实行“政府主导、商业运作”。政府需要做的是,牵头建设、监督监理、保证质量,给予土地、税收、信贷等优惠,公平合理分配等。而具体施工建设、维护管理等必须交由开发企业、物业企业经营管理。开发企业、物业管理根据商业运作进行,政府必须尽快建立保障性住房在土地、税费、信贷等优惠政策,这是确保保障性住房建设顺利进行的关键一步。
具体就今年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资金缺口问题,可以考虑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土地出让金、公积金增值收益和贷款以及商业银行贷款多方筹集。按照土地出让金10%用于保障房建设来看,去年全国土地出让金2.9万亿元,就是将近3000亿元,如果提高到20%,就是6000亿元;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能提供400亿元;国开行已与住建部签署1000亿元的贷款协议;中央财政投入1200亿元;再加上公积金资金支持保障房试点的筹集资金,基本就达到了9000亿元。剩余4000亿元缺口,可以依靠商业银行贷款来解决。
中国银监会已经要求商业银行大力支持保障性住房的贷款需求。商业银行每年新增贷款在8万亿元以上,如果5%用于支持保障性住房贷款就是4000亿元。商业银行支持保障性住房贷款,为了保证其收益不受损失,财政可以适度给其贴息一部分,把贴息这部分优惠给予保障性住房购买对象。总之,只要有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决心,资金缺口将不是太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