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宝教育旗下公务员考试网站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主页  >> 申论资料  >> 其它   
其它
2012年申论考试模拟题之土地沙漠化
http://www.sdgwy.org       2011-12-27      来源:山东公务员网
【字体: 】              

  【点睛1】材料1是一个总结性的段落,介绍了土地荒漠化对生态、经济、社会造成的影响、产生的原因以及治理思路。阅读材料1需要重点关注贾局长的言论,他的表达总结性较强且观点深刻。1.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年均治理沙化土地100多万公顷,重点治理区生态状况明显改善,风沙危害逐步减轻。有的区域还实现了从"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的转变。

  但我国是世界上受土地沙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荒漠化面积达26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5%,涉及西北大部、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的18个省区市,有4亿人口常年受到风沙危害。

  国家林业局贾局长表示:"荒漠化不但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严重制约着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的进程。加强荒漠化防治是当前我国重要而紧迫的一项战略任务。"

  我国荒漠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土地沙化。居住在京、沪等大城市的人们,对治理土地荒漠化、防沙治沙最简单的理解是"为了减少沙尘暴"。2010年3月19日和4月24日,我国北方又发生了两次特大沙尘暴,影响范围甚广,经济损失惨重,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但事实上,沙尘暴只是土地沙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从根本上说,防沙治沙的主要目的并非仅仅是减少沙尘暴。"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公室刘主任说。

  土地荒漠化被喻为"地球癌症"。如果您认同癌症之于人,患在整个机体,就不难理解荒漠化之于地球,患在生态系统。荒漠化是全球性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

  资料显示,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近3600万平方公里。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仍呈扩展态势。近20年来,每年荒漠化吞噬掉的土地面积相当于美国可耕地面积的总和。全球有12亿多人受到荒漠化的直接威胁,其中1.35亿人在短期内有失去土地和家园的威胁。土地荒漠化引发了沙区群众流离失所、人们生活日益贫困、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等一系列问题,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

  土地荒漠化吞噬着人们的生存空间。荒漠化与"贫困"如影随形。"十一五"期间全国重点贫困县的68%分布在荒漠化地区,国家扶贫对象中60%分布在荒漠化地区。土地沙化恶化生态环境,破坏农牧业生产条件,是这些地区经济落后、农民贫困的根源所在。

  有关这一点,贾局长的表述更直白:要遵循物质利益驱动原则,坚持增绿与增收、治沙与治穷相结合,优化扶持政策,调动群众参与防沙治沙的积极性。"必须通过防沙治沙不断改善沙区'民生'。"

  【点睛2】材料2分析了"局部治理见成效,但整体呈现恶化态势"这一困局产生的原因,同时也是我国土地荒漠化不断恶化的原因:错误的政绩观与有待完善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2.我国荒漠化形势严峻,但也取得一定成绩:过去沙尘危害严重的内蒙古赤峰市,森林覆盖率由上世纪50年代的5%提高到目前的近30%,沙尘暴天数下降了60%,在风沙线上建成了全国卫生城市。陕西省榆林市林木覆盖率由建国前不足1%提高到目前的30.7%,年均扬沙天气由66天减少至24天,实现了区域性"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的转变。

  整个京津风沙源治理区呈现出林草植被增加,碧水蓝天增多,沙化面积减少,沙尘天气强度减弱的可喜局面。联合国第十七届可持续发展大会指出,"中国防治荒漠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多年来,说到生态破坏现状与保护效果时,也常常听到这样的概括:"局部治理见成效,但整体呈现恶化态势。"这是喜人的成绩还是恼人的困局?

  有专家指出,荒漠化防治重在"防"。过去由于对防重视不够,导致目前荒漠化治理速度跟不上破坏速度以及局部治理、总体恶化的被动局面。"防"是通过消除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的根源,即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科学利用土地,改进落后的技术和粗放的管理方式,防止新的荒漠化土地的产生和荒漠化土地的扩展。

  究其原因,在以发展速度和规模论成败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下,'GDP崇拜'在一些地方仍驱之不散,发展质量往往让位于发展速度。多年来,我国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虽有一些成效,但经济发展总体上仍呈粗放状态。特别是我国西部广大沙区,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发展"三高"(高资源、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往往造成水资源断流、枯竭,森林植被遭到破坏,土地荒漠化和沙化扩展加剧。因此,在我国西部广大地区,转变发展方式任重道远。只有加强防沙治沙工作,加大资源保护力度,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才能实现沙区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推动沙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点睛3】材料3结合A省的具体情况,提出了防沙治沙的具体措施:坚持区域治理和重点治理相结合;突出预防、加强治理、完善管理制度、加大投入;采取综合措施,全面保护和增加林草植被;鼓励企业、个人、社会力量进行防沙治沙,对社会力量进行防沙治沙的行为给予各种政策优惠。3.近日,A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完成防沙治沙面积1275万亩,到2020年,全省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基本得到治理。

  "我省沙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A省林业局治沙办张主任告诉记者,土地沙化是一项复合型的人为自然灾害。它摧毁的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和环境,危害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

  虽然2000年以来,A省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草)等防沙治沙工程,沙化土地由扩张转变为逐年缩减,但是A省依然是全国土地沙化危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

  记者了解到,全省现有沙化土地面积3605.4万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2.8%,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337.8万亩。这些沙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坝上高原、平原河流故道、水系周围和沿海地带。

  "土地沙化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存空间,扬沙和沙尘暴更是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张主任说。

  据介绍,A省将坚持区域治理和重点治理相结合,以坝上沙区、京津周围、黄河故道、城镇周围等地区为治理重点,并根据该省沙化土地特点、分布状况和防沙治沙规划,划分六个重点治沙区域。

  《决定》要求突出预防、加强治理、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并首次要求煤炭、石油、矿产等企业从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专项用于防沙治沙。"但是到底提多少,怎么提,具体办法还要制定。"省林业局有关工作人员表示。

  "我省地处京津周围,担负着为京津阻沙源、保水源,改善京津人民生产生活环境的重大责任。"省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说,近日出台的《决定》是省政府今年出台的第一个决定,"其他省市从来没有为防沙治沙下发决定,一般都是'意见'。"

  据了解,对于防沙治沙项目,符合财政贴息政策的,省本级贴息贷款会予以重点支持,省财政和有关部门会优先申报中央财政贴息。金融部门也会适当放宽条件,积极给予信贷支持。

  A省鼓励单位和个人进行防沙治沙。对于单位和个人防沙治沙的,在投资阶段免征各种税收,取得一定受益后,可免征和减征有关税收。


  【点睛4】材料4是回答第二题的主要依据。该材料通过数据和事例介绍了由于沿海防护林被破坏致使土地荒漠化的具体问题以及部分对策。

  4.骄阳的炙烤下,绵延数公里的海岸虾塘连片,黄色的沙化地与蔚蓝的海水界线分明。海风裹挟着灼人的热浪不断向岸边吹来,只有零星的几棵木麻黄,耷拉着树枝守望在岸边。这抹残存的绿色还在试图保护着身后的农田和村落。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1995年就已合拢的沿海防护林基干带。

  居住在受破坏的沿海防护林附近的村民,已经切实感受到生活由此带来的影响。"只要一起南风,家具上就有很多尘土。"家住防护林地附近的沙湖村村民称,由于防护林这一天然屏障已经被破坏,南风可以把沙石带到一公里外的村庄。"沙尘暴"成为村民们的"家常便饭"。"桌上的尘土天天都得扫,两天不扫就积起厚厚一层。"村民罗姨夸张地比划着。

  "由于近几年天灾特别是台风频发,沿海防护林受损严重。"广东阳西县林业局叶局长称,两年前"黑格比"台风在阳西登陆,将阳西五六十公里的沿海防护林带几乎全部被破坏,"连直径20厘米粗的树都被拦腰吹断了,风沙得以长驱直入。"

  "没有沿海防护林的保护,风沙会变得难以控制,"叶局长表示,严重时,距离海岸线五六百米的居民点都会受到风沙的影响。此外,毫无遮拦的大风还会摧毁农田、损坏房屋,严重干扰当地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

  在广东,沿海防护林大面积被破坏的地方不止阳西。"特别是湛江的徐闻和雷州等地,农民将沿海防护林砍伐殆尽,造成沙化抬头。"广东省林业科学院森林研究所研究员陈建新告诉记者,粤东某地有老板想在那里开发高尔夫球场,就大量砍挖防护林来种植景观树木。"可是没有了防护林的遮蔽,那些树根本种不活,连草皮都死光了,现在只能重新种上海岸防护林。"

  记者走访的阳西段沿海防护林,多是在上世纪70年代由当地组织种村民种植的。"当时主要是种了用来砍柴,防风只是目的之一。"阳西县沙扒镇居民陈先生告诉记者,沿海种植的木麻黄树能长到20多厘米直径,树干坚硬且笔直,好多村民砍来建房子。

  "但是由于木麻黄可以加工成木炭,市价每公斤接近5元,许多商人来此高价收购。"陈先生透露,虽然现在不烧柴了,又不用砍木头建房子,但在利益驱动下,砍树人并未见少。

  木麻黄成片遭破坏的另一重要原因是挖塘养虾。据了解,沿海防护林地地势平坦、靠近海水,很适合养虾,土地改造起来也十分方便。

  阳西县上洋镇沙湖村居民罗先生告诉记者,村里这几年来沿海虾塘挖得很多。一口虾塘一般占地两三亩,一亩的年租金两三百元。一名来自阳江市江城区的老板告诉记者,台风把木麻黄吹倒后,对当地居民来说林地已经没有利用价值。出租做虾塘,不仅在经济上有收益,还能解决当地部分人的就业问题,所以村民都不太反对这事。"只要跟村委会签个合同,就能租个沿海的沙地建虾塘,租期一般是三十年。"他说,村里有许多村民给自己打工,负责看管鱼塘和投喂饲料等。

  陈建新认为,广东沿海地区的沙化土地多数具有较大的旅游开发和水产养殖价值,承受的人为破坏也较为严重和直接。而过度开发、毁林养殖、乱砍滥伐和沙区土地资源不合理利用直接造成了土地沙化。

  按海岸土地性质,广东沿海防护林主要分木麻黄和红树林两种类型。木麻黄主要种在沙岸上,红树林主要种在泥岸上。在广东,木麻黄和红树林的种植面积几乎平分秋色,二者对于海岸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调节、保护作用。

  除了木麻黄,沿海红树林也未能幸免。林业部门统计显示,近20年来全省红树林损毁面积累计11.86万亩,其中九成以上是因挖塘养殖造成的。

  珠海某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杨主任长期从事红树林研究。他告诉记者,红树林可以有效削减海浪,2.5至4米高的红树林,可以消去80%风浪的威力。"比如2008年'黑格比'台风来袭的时候,珠海没有红树林保护的堤岸有1/3损毁,而有红树林保护的堤岸却完好无损。"他同时透露,早在上世纪90年代,珠海的红树林面积已经从原来的1400多公顷锐减至不足60公顷。

  目前,沿海各地已经意识到沿海防护林的生态效益,并在努力恢复已经受破坏的防护林。2006年,广东省在沙区启动实施沿海防护林工程,加大对沿海沙化地区的治理力度。1999年至今,广东在沿海沙化地区划定省级生态公益林42.8万公顷,落实补偿资金约5亿元。

  但是也存在诸多难以克服的问题。阳西县林业局叶局长告诉记者,阳西县林业局每年都在进行防护林补种工作,但是全县五六十公里长的海岸线要种植两百米宽的防护林,"投资太多、工作量太大,只能逐年、逐步进行。"同时,由于沙质海岸土地盐碱度高,普通植物难以生长,只能种植木麻黄、桉树等耐盐碱树种,而"这些树起码要生长两年后才能达到4、5米高,方能有效阻挡风沙。"

  杨主任透露,一亩红树林仅树苗成本就需要2500元,成林需要4年,其间树苗极易因台风等自然原因死亡,至少需要人工补种并养护3年。

  目前,我国保护沿海防护林的主要法律依据是《森林法》中关于生态公益林的相关规定,缺少专门的法律法规。"遏止沿海防护林被破坏的势头,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强执法力度,"省林业科学院森林研究所研究员陈建新认为,连专门的法律都没有,何谈执法?叶局长也认为,缺乏相关法律依据阻碍了林业部门顺利开展工作。"对于发现破坏防护林的行为,我们通常只能要求恢复原貌,真正判刑定罪难度很大。"


  【点睛5】材料5立足全球化背景,进一步指出土地荒漠化的巨大危害:影响世界粮食安全,从而影响人类的生活,甚至可能引发地区冲突。5.2010年8月16日,联合国在巴西正式启动"联合国荒漠及防治荒漠化十年(2010年~2020年)"计划,以进一步提高世界各国人民对荒漠化、土地退化以及旱灾威胁可持续发展及脱贫进程的认识。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发表声明表示:"无论是气候变化、不可持续农业还是不良水资源管理都导致了土地状况的不断恶化。土地的不断退化不但对粮食安全构成威胁,在最受影响的地区引起饥荒,而且还正窃取着世界上其他富饶肥沃的土地。值此荒漠及防治荒漠化十年开始之际,我们将承诺加强保护土地的努力,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并保证人类福祉。"

  荒漠化正影响着世界上36亿公顷的土地(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25%)。每年消失的土地可生产2000万吨的粮食,威胁着大约100个国家的10亿多人的生活;每年由于土地沙漠化和土地退化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420亿美元。

  潘基文指出,为争夺不断减少的旱地资源还会引发地区冲突和更广泛的紧张局势,上百万人被迫迁徙会造成被遗弃地区的社会崩溃,并给日益拥挤的城镇带来不稳定的危险。

  为了减少荒漠化带来的影响,2007年,联合国大会宣布2010年~2020年为"联合国荒漠及防治荒漠化十年",在接下来的10年中应对土地荒漠化,提高世界旱地的保护和管理,从而解决不断恶化的荒漠化和土地退化问题。

  虽然越来越多的人们对荒漠化表示忧虑,但防治沙漠化的前景并不是全然黯淡的。潘基文指出,这些挑战是巨大的,但不是不可以解决的。在全球范围内,恢复旱地的努力正在取得成效,给当地社区不断提供援助可以保持和恢复上百万公顷土地,减少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并减轻人类1/3人口的饥饿和贫穷问题。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执行秘书那卡加说,十年计划要传达的意图是"土地即生命",必须保证旱地仍有生产和耕作的能力。国际社会已经位于十字路口,是继续当前的发展模式,导致更严重更长期的干旱、洪水及水资源缺乏还是世界人民共同努力,迈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人们必须做出选择。他呼吁全球加强合作,逆转并防止荒漠化和土地退化进程,减缓干旱对受灾地区的影响,为减贫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努力。

  【点睛6】材料6是访谈性材料,表面上看杂乱无章,实际上这些材料仍然是围绕"土地荒漠化"问题的表现、原因、影响、对策四个方面展开的,考生需透过文字理出其中的脉络。6.下面是记者对我国治理荒漠化基金理事会理事长的采访摘录。

  记者:相比近日肆虐的南方水灾,北方的荒漠化关注度显得"默默无闻",你怎样看待中国荒漠化的现状?

  理事长: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与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环境污染,共同构成了20世纪下半叶以来现代人类社会面临的四大生态环境问题。

  从某种程度上讲,荒漠化的危害比洪涝、地震等自然灾害更严重,因为它能摧毁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和环境,直接威胁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空间。

  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问题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的危害十分惊人,每天消失一个千人村庄,每年消失一个中等规模的县,平均每天损失1.76亿元,可以说在不断缩小着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记者:你在给温家宝总理关于甘肃省民勤县的报告中,详细论述了民勤绿洲对抵挡荒漠化的作用。据说在报告呈递总理办公室第三天,温家宝总理就做出了著名的"绝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这不仅是个决心,而是一定要实现的目标;这也不仅是一个地区问题,而是关系国家发展和民族生存的长远大计……"的重要批示。

  理事长:在中国,治理荒漠化主要是政府做的工作。新中国建立以来,政府很重视国内的荒漠化现状。比如新疆建设兵团不间断地绿化了荒漠化土地,同时产生了巨大的财富。我认为这是政府主导下的人工大面积恢复生态的举措。

  近些年国家制定了与生态相关的政策,如草原禁牧、退耕还林等,从政策上有了保障,这样治理就有所依据。同时,国家主导下的科技研究也上了一个台阶,科学治理荒漠化有了进展:培育出了耐干旱的物种,还有各种保水剂和新肥料,有了可以利用的科学技术。

  记者:中国治理荒漠化的最大问题在哪里?

  理事长:目前在治理荒漠中表现最积极的国家是以色列,他们有沙漠大学,对荒漠化的关注度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是这些国家和我们国家不同,他们主要是靠社会力量、民间资源来治理荒漠,政府仅仅支持管理,不会投资很大的资金,这和我们的情况有明显不同。

  中国应该借鉴国外全民动员的经验。现在的情况是国家每年拿出大量资金来植树造林,但是社会的参与度很不够,除了荒漠化地区群众之外,其他地方的群众都不了解荒漠化是什么。有99%以上的人不知道荒漠化是什么,更不知道荒漠化是地球的癌症。

  目前,我们政府主导下的荒漠化治理也有一定问题,比如说资金很难完全落实,流失了一部分。有些严重的,项目到了手里资金仅剩下了1/10,有些还不到这个数。国家每年投给林业几百个亿,还不包括一些大型工程。年年在种树,种了后没人管,大都死了。年年种年年死,说明我们的机制有问题。

  记者:你如何评价国内NGO的作用?

  理事长:治理荒漠化,还有一个力量是NGO,这是一股正在成长的力量。但是目前NGO必须挂靠政府部门,事实上挂靠了就把自己难住了,会面临很多的限制。比如,规定社团不能重复,有了一个不能有第二个同样性质的,但是在欧洲,同一性质的NGO是多如牛毛的。

  我的看法是:爱护环境,地球人都有责任。有人做,就应当放宽,政府部门要允许大家用光明正大的合理身份去做。生态建设是中央提出来的,建设生态文明,就要全民响应,是要从制度上给予保障,所以对NGO应给予积极鼓励和支持。

  记者:怎样解决治理荒漠化的资金短板?

  理事长:功德无量、商机无限,可以作为对中国荒漠化治理的总结。"防治荒漠化,发展产业化,运作市场化",这是我们治理荒漠化的核心理念。

  如果让企业去种树,坚持谁种谁受益,我想就要比"年年种年年死"好得多。举个例子,从阿根廷回去的一个犹太人,在以色列搞种植,生态改善后养起了蜜蜂。我去参观的时候,发现每株草下都有滴灌,这个不得了。戈壁沙漠变绿洲了,蜂蜜用来销售产生效益。以色列政府鼓励商人、企业投资荒漠化建设,这叫做市场化治理--你生态治理得好,土地归你,收益也归你。

  在我来看,在中国有公益心的企业是很多的,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只要愿意承包荒漠化土地进行治理,政策上就应该放开、支持。不过有些企业就是为了套钱,这种要分开对待。

  发展产业化是持续发展、治理荒漠化的必由之路,是可以发展出新的产业出来的,也是财富的来源。

  有很多人和企业去种植耐盐碱植物,如水稻、洋姜、燕麦等现在已经有大规模的种植,燕麦在东北的价格比北大荒的米贵;在西北、西南,一亩果桑经济效益达到2万元……有了这些产业链,就有了积极性;有了收益,才能走上良性循环。

  1.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20分)

  (1)给定材料1提到,土地荒漠化被喻为"地球癌症"。这里的"地球癌症"是什么意思。(10分)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00字。

  参考答案:

  材料中的"地球癌症"是指全球性的严重环境问题--土地荒漠化,由于其给地球带来的危害十分严重且不可抗拒,并在产生种种问题后修复成本高、代价大甚至不可修复,而使地球生态系统后患无穷。

  (2)请结合给定资料,谈谈你对"防治沙漠化,发展产业化,运作市场化"这句话的理解。(10分)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50字。

  参考答案:

  这句话是对我国治理荒漠化的核心理念的高度总结。具体而言,是指政府在荒漠化治理过程中要采取市场化治理方式,在政策上要放开,坚持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和支持企业与个人参与荒漠化治理,并在这种运作过程中发展出的新的产业,产生更多的财富,推动荒漠化的持续治理,形成荒漠化治理的良性循环。

  2.针对材料4中沿海地区破坏沿海防护林致使土地沙化的具体问题,参考给定资料,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建议。(20分)

  要求:(1)准确全面,切实可行;(2)条理清楚,表达简明。不超过300字。

  参考答案:

  针对材料4中沿海地区破坏沿海防护林致使土地沙化所存在的具体问题,特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健全保护防护林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对破坏防护林的行为加大执法力度,加重处罚,对破坏行为进行责任追究和刑事相关处罚。

  第二,合理规划对防护林恢复工作的经济投入,引导当地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落实补偿资金。

  第三,对当地居民进行防护林重要作用的宣传教育,使当地居民了解防护林重要作用,对防护林破坏后产生的严重危害有清醒认识,营造全民支持防护林建设的良好氛围。

  第四,增加人力投入,鼓励和发动社会力量、民间资源参与防护林恢复工作。

  第五,加大考察力度,在反复论证地质情况下,因地制宜种植适合在当地生长的防护林林种。

  3.A省XX市正在研究全面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请依据给定材料为其撰写一份《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意见》的内容提纲。(20分)

  要求:措施建议合理可行,条理清楚,语言准确,字数不超过300字。

  参考答案:

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意见

  近年来,土地沙漠化趋势严峻,土地沙化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存空间、生活和生产活动。为遏制土地沙漠化趋势,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我市将积极响应和配合。

  一、工作现状

  2000年以来,先后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草)等防沙治沙工程,沙化土地由扩张转变为逐年消减。但目前我省依然是全国土地沙化危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

  二、下一步措施

  首先,坚持区域治理和重点治理相结合;

  其次,突出预防、加强治理、完善管理制度、加大投入;

  第三,采取综合措施,全面保护和增加林草植被;

  第四,鼓励企业、个人、社会力量进行防沙治沙,对社会力量进行防沙治沙的行为给予各种政策优惠。

  4.思考材料1中划线的句子,撰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1)根据给定材料,结合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2)观点明确,结构完整,语言流畅,字数控制在900~1100字。

  写作思路:

  本题要求思考材料1中划线的句子:"荒漠化不但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严重制约着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的进程。",整理思考写一篇议论文。划线句子是文章题眼。划线句子主要揭示了荒漠化的严重危害,可见文章立意可从土地荒漠化治理的原因意义着手,写作一篇重在论述治理土地荒漠化的原因意义的政论文章。切入角度和素材在材料当中散布很多,尤其是对危害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可通过对划线句子的思考,结合给定材料,以"治理土地沙漠化意义重大而深远"为中心论点,展开论述。文章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沙漠化危害切入,提出治理沙漠化的中心论点;第二部分详细分析沙漠化的原因及治理的重大意义,并进行详细论述;第三部分,提出治理沙漠化的具体措施。

  参考范文:

治理土地沙漠化意义重大而深远


  荒漠化是指气候干燥,降雨稀少,蒸发量大,植被贫乏的成片地区。我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危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面积达26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5%,涉及西北大部、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的18个省区市,有4亿人口常年受到风沙危害。我国荒漠化的日益逼近使人类惬意的生活环境不断缩小,它所造成的后果将十分严重,必须引起人类社会的高度关注。

  荒漠化不仅对人民的生存和生活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灾难,而且已经导致了这些国家的贫困和社会动荡,成为阻碍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携手综合治理土地沙漠化。

  一方面,治理土地沙漠化,是我国粮食生产能力稳定的基础。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土地荒漠化,耕地减少,人口剧增,粮食问题将越来越突出。必须在改善农业条件稳定耕地面积的同时,加大防治土地荒漠化的力度,开发荒漠,挖掘沙漠的利用潜力,向荒漠化土地要绿洲,要耕地和粮食。这不仅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历史重任,更是西部地区脱贫致富,奔向小康,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此,党中央极为重视,国务院不仅成立了由林业等16个部委组成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中国执行委员会"、"全国防止荒漠化工作协调领导小组"、"中国防治荒漠化协调小组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防治荒漠化培训中心和监督中心",制定了防治荒漠化公约的国家行动方案,同时多方筹措资金,集中人力,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积极推动防治土地荒漠化工作。

  另一方面,治理土地沙漠化,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保证。我国受荒漠化影响的区域已超过国土面积的1/3。目前仍以每年2000多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生活在荒漠化地区和荒漠化影响的人口近4亿。我国有1300万公顷的农田遭受风沙危害,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1亿公顷草原由于沙化,牧草严重退化,数以千万计的水库和灌溉水渠,因风沙侵蚀,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排灌效能减弱,甚至失效,有800多公里的铁路和数千公里的公路因荒漠化而影响到交通运输。据有关部门计算,因土地荒漠化的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540亿元人民币。在西藏荒漠化土地不是分布在人烟稀少地区,而是集中于雅鲁藏布江中上游及其支流午楚河下游、拉萨河中下游、尼洋河下游的宽谷内和藏北高原,面积达3835平方公里。这些地区,自然条件较好,开发程度较高,是目前西藏主要的农牧业地区,也是西藏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地带。

  防治荒漠化的形势非常严峻,如不采取有力措施遏制,后果不堪设想。土地沙漠化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荒漠化趋势仍然十分严峻。为了保护国土,开发耕地资源,振兴西部民族地区经济,摆脱贫困,奔向小康,支援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富裕和繁荣,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防治荒漠化工作,保护生态环境,积极采取切实有效举措,强化植被保护、推进工程治理、优化政策机制、严格落实责任、搞好预警监测等;在沙区严格推行禁止滥樵采、禁止滥放牧、禁止滥开垦的"三禁"制度,加大林草植被保护力度;充分发挥生态系统自我修复功能,依法推进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促进荒漠植被自然修复;认真落实防沙治沙工作政府负责制,推动防沙治沙单位治理责任制;认真实施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并根据考核结果严格奖惩。加强部门协作,落实职能责任,共同做好防沙治沙工作。


 



互动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