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宝教育旗下公务员考试网站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主页  >> 面试相关  >> 指导   
指导
面试热点:虚假大学警示榜
http://www.sdgwy.org       2013-08-09      来源:山东公务员考试网
【字体: 】              
  【背景链接】

  进入七月份,全国各地高考录取工作逐步展开,考生在择校时需要谨防被虚假大学蒙蔽。据《百所中国虚假大学警示榜》显示,虚假大学校名往往冠以中国、首都等字样,却无办学和招生资质,并利用互联网诱骗低分考生报名,诈骗学费。对此360互联网安全中心表示,国内假冒办学的网站数量实际远超百家,最近一周新出现的就多达300余个。此事引起公众很大关注。

  【标准表述】

  [综合分析]

  其一,监管漏洞导致虚假大学泛滥。假大学之所以如此泛滥,其根源就在于对假大学监管的力度不够已经惩罚的措施不全导致。假冒伪劣产品侵害的是消费者的利益,而假冒的大学侵害的或者是学生的一辈子。如果学生在招生过程中被欺骗,轻则浪费金钱,重则在毕业之后找不到北,拿着一张虚假的毕业证找不到工作。如此一来,一个学生的一辈子就遭殃了。可见,虚假大学的后遗症和伤害不小,但是防范虚假大学并非只能由消费者的学生和家长埋单,教育主管部门自然更不能坐视不管。

  其二,虚假大学现象反映出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从这些虚假大学的手法上看,打着的幌子都是大的惊人,“北京”“中国”“首都”都是首选的大学假名号,这说明另外一个真实的问题,那就是北京的高校在现实中也是多得惊人,而从侧面反映出来的问题也不容小觑。作为首善之区的北京积聚着中国最为优质的教育资源,尤其是大学教育资源,这也就难怪虚假大学也会盯上。其突出的问题却是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在虚假大学的栏目中都几乎没有,因为这些地方大学本身就少,如果出现在虚假的栏目内,根本就会被人识破。从这一点上看,虚假大学盯上北京这样的地方造假也是有原因的。

  其三,考生和家长相信“潜规则”是虚假大学立足的市场原因。其实,虚假大学的招生,通常不要求考生高考成绩,同时许诺考生可以获得国家承认的文凭,这种“天下掉馅饼”的事,考生和家长居然相信,是因为他们认为,有学校、教育机构是有这种“本事”的。近年来,在正规大学的招生中,也屡屡出现冒名顶替上大学、搞内部指标等丑闻,因此,这也催生了家长和考生们相信“潜规则”的土壤。 很显然,虚假大学是看准了当前大学和考生的问题进行的精准 “营销”。尤其是虚假大学大量出现在北京,完全迎合考生的报考心理——很多中西部的考生都向往到北京等大城市读大学。而这种虚假大学,有的骗了钱后,就人去楼空;有的假装办学,可却无法给考生承诺的文凭。不管怎样,最终受害的都是受教育者。

  [措施]

  对此,我们建议:

 
  一是考生和家长在报考时必须理性分析,不要盲目轻信。在报考时,必须查阅招生机构的资质、了解办学条件、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学历授予。而对于民办教育机构,教育部门的官方网站上都有明确的注册、年检信息,考生和家长只要多一个心眼就可以了。如果家长、考生明知对方违规,可却相信对方可以走通“潜规则”,这就不是受害者的问题,而是共同参与欺诈了——知道其违规操作,应立即报警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二是监管部门加大对虚假大学的查处力度。从根子上斩草除根不能单靠一个部门的执法,而是需要教育、公安、工信、工商等多部门的联合执法。进一步来说,中央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应该组成虚假大学专项治理工作小组。这个“打假”专项小组可以由教育部门牵头,具体来说,教育部门首先发布新闻,公告这所虚假大学根本不存在——没有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接着,工信部门查封这所虚假大学的网站,将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等作案电话强制停机;随后,公安部门捣毁窝点,侦破虚假大学案件;最后由检察院公诉虚假大学的犯罪嫌疑人,法院依法审理、判决。


互动消息